国产精品久久久在线观看_亚洲免费观看视频网站_国产盗摄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国产一级 - 日本在线观看一区

歡迎來到寰標網!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會員

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應用技術圖示 現行

標準號:15J904

獲取原文 如何獲取原文?問客服 獲取原文,即可享受本標準狀態變更提醒服務!
基本信息

標準號:15J904
發布時間:2015-07-13
實施時間:2015-08-01
首發日期:
出版單位:中國計劃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
出版機構:中國計劃出版社
起草單位:北京清華同衡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標準簡介

本圖集適用于全國城鎮以綠色建筑為基本目標,新建、改建、擴建的民用建筑工程的建筑設計。主要供建筑規劃和設計單位的建筑專業設計人員使用,結構、水、暖、電專業設計人員及綠色建筑咨詢人員可參考本圖集。可供建設單位、施工、監理、驗收等相關人員配合規范使用。本圖集編制目的:方便廣大設計人員(特別是建筑師)更好地執行國家綠色建筑設計相關的技術標準、規范及要求,提高綠色建筑工程設計質量和設計效率。圖集按照《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 50378-2014的評價順序進行重新組織,主要編制A節地與室外環境、B節能與能源利用、C節水與水資源利用、D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E室內環境質量、F典型案例分析、G綠色建筑評價自評表等七個部分的內容。 本圖集總說明部分內容精煉、條理清晰,針對綠色建筑評價流程的具體內容進行了要點概述,易于設計人員掌握,并在總說明之后編制了技術索引表,以便于設計師對應條文查找可以應用的技術。圖集內容體具有(1)適用性:以《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 50378-2014為依據,對其中的部分條文以圖示、表格等形式直觀地表達,并根據申報和評價技術要點,結合具體案例,進行說明和解釋,使條文規定的內容更為形象、明晰、易于準確理解;(2)成熟性:以近年來的綠色建筑實踐為基礎,對經過檢驗成熟的、具有較高技術與經濟可行性的綠色建筑技術進行歸納總結,并予以圖示化;(3)創新性:圖集強調因地制宜地使用相關技術,引導各專業通過協同設計建立綜合平衡的綠色建筑技術體系,從集成優化的角度,實現綠色建筑的設計創新。 圖集的編制內容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方便設計人員系統、全面地了解、掌握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應用技術的內容、要求。提供建筑專業設計的技術參考與設計思路引導。

標準目錄

目錄 1
總說明 4
技術索引表 13
A 節地與室外環境
節地與室外環境綜述 A1
建筑日照 A2
人均居住用地 A5
場地內綠化用地 A7
避免光污染—幕墻 A8
避免光污染—夜景照明 A12
室外環境噪聲控制 A15
室外風環境 A20
降低熱島強度 A23
場地與公共交通設施 A25
雨水專項規劃設計 A26
自然滲透地面 A28
某居住小區雨水花園設施 A29
雨水花園平面圖 A32
雨水花園構造 A33
雨水花園入水口 A35
人工滲透地面 A36
透水水泥混凝土地面 A37
高承載植草地面 A38
埋地入滲設施 A39
徑流污染控制措施 A41
綠化種植設計 A42
屋頂綠化 A43
垂直綠化 A45
B 節能與能源利用
節能與能源利用綜述 B1
建筑與圍護結構節能設計 B2
建筑與圍護結構節能規劃 B3
建筑與圍護結構節能—外墻 B5
建筑與圍護結構節能—外門窗 B9
建筑與圍護結構節能—屋面 B12
能耗獨立分項計量 B14
暖通空調系統選擇和優化 B17
過渡季節能措施 B19
部分負荷、部分空間使用節能措施 B21
分區照明 B22
照明功率密度計算 B24
排風熱回收系統設計 B26
合理采用蓄冷蓄熱系統 B29
合理利用余熱廢熱 B31
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陽能光熱利用 B34
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陽能光伏發電 B36
可再生能源利用—地源熱泵技術 B38
C 節水與水資源利用
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綜述 C1
水資源利用規劃大綱 C2
避免管網漏損措施—分級計量 C5
公共建筑設置用水計量裝置示例 C6
節水器具用水效率等級指標 C8
空調設備或系統節水冷卻技術 C9
雨水收集回用為景觀水體 C10
生態型水景做法 C11
D 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
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綜述 D1
建筑材料 D2
建筑裝飾性構件判定 D3
建筑形體選用 D4
建筑形體特別不規則舉例 D5
建筑形體平面規則圖示舉例 D6
建筑形體豎向規則圖示舉例 D7
建筑形體高度和寬度比要求 D8
結構優化 D9
減輕非承重結構自重 D11
資源、能源消耗及碳排放計算 D12
資源、能源消耗及碳排放計算實例 D13
可重復使用隔斷(墻)判定 D15
建筑材料的循環再利用 D17
蒸壓加氣混凝土墻體自保溫砌塊(板) D18
混凝土榫卯空心砌塊 D19
防水保溫復合屋面系統 D22
混凝土榫卯空心砌塊 D19
防水保溫復合屋面系統 D22
E 室內環境質量
室內環境質量綜述 E1
室內噪聲控制 E2
室內噪聲控制—設備噪聲源控制 E3
室內噪聲控制—空氣聲隔聲 E6
專項聲學設計 E11
建筑照明數量和質量 E24
主要功能房間采光系數計算 E28
改善建筑室內天然采光效果 E32
室內環境設計參數 E37
建筑防結露 E39
建筑可調節遮陽 E44
干式空調末端技術 E55
溫濕度獨立控制 E57
自然通風 E59
自然通風技術要點 E61
自然通風—開口設計 E62
自然通風—翼墻導風 E64
自然通風—窗戶導風 E65
自然通風—高聳空間利用 E66
自然通風—綠色中庭 E67
自然通風—通風塔 E69
自然通風—通風器 E71
自然通風—地下空間利用 E73
氣流合理組織 E75
F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1:青島某辦公樓綠色設計 F1
案例2:湖南某辦公樓綠色設計 F6
案例3:天津某住宅項目綠色設計 F11
G 綠色建筑評分自評表
綠色建筑評價與等級劃分規則 G1
節地與室外環境評分表 G2
節能與能源利用評分表 G6
節水與水資源利用評分表 G9
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評分表 G12
室內環境質量評分表 G14
提高與創新評分表 G17
相關技術資料頁 241

替代情況

會員注冊/登錄后查看詳情

引用標準

會員注冊/登錄后查看詳情

本標準相關公告

會員注冊/登錄后查看詳情

采標情況

會員注冊/登錄后查看詳情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