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ubber,vulcanized or thermoplastic—Determination of compression set—Part 1:At ambient or elevated temperatures
標準號:GB/T 7759.1-2015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7759.1-2015
發布時間:2015-05-15
實施時間:2015-10-01
首發日期: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卞正軍、楊晨耘、章菊華、朱華、張美玲、沙淑芬、謝君芳、李靜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橡膠制品綜合
ICS分類:橡膠
提出單位: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起草單位:上海橡膠制品研究所、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常州朗博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等
歸口單位:全國橡膠與橡膠制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標準簡介
本標準的這一部分規定了在常溫和高溫條件下測定硫化橡膠或熱塑性橡膠壓縮永久變形性能的試驗方法。 本方法用于測量硬度在10IRHD至95IRHD范圍內的橡膠在規定的溫度和壓縮率(通常為25%)條件下,經持續壓縮后保持其彈性的能力。當橡膠硬度大于80IRHD時,應選用較低的壓縮率:80IRHD至89IRHD壓縮率為15%,90IRHD至95IRHD壓縮率為10%。 注1:橡膠在壓縮狀態下,會發生物理和化學變化,當壓縮力消失后,這些變化阻止橡膠恢復到其原來的狀態,于是就產生了壓縮永久變形。壓縮永久變形的大小,取決于壓縮作用的溫度和時間,以及恢復高度時的溫度和時間。在高溫下,化學變化是導致橡膠發生壓縮永久變形的主要原因。 注2:短時間壓縮永久變形試驗,一般選用22h,在高溫下試驗通常用于判斷橡膠的硫化程度,作為材料分級和確定混煉膠質量的手段。長時間試驗,一般選用1000h,在高溫下試驗用于研究老化的影響,并且通常用于預測橡膠的使用性能,包括密封材料的性能。常溫下短時間壓縮試驗主要反映物理變化(分子鏈重新排列、添加劑重新分布)的影響。
標準摘要
GB/T7759《硫化橡膠或熱塑性橡膠 壓縮永久變形的測定》分為兩部分: ———第1部分:在常溫及高溫條件下; ———第2部分:在低溫條件下。 本部分為 GB/T7759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 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部分代替 GB/T7759—1996《硫化橡膠、熱塑性橡膠 常溫、高溫和低溫下壓縮永久變形測定》。 本部分與 GB/T7759—1996相比主要技術變化如下: ———增加警告語; ———修改了規范性引用文件(見第2章,1996年版第2章); ———刪除對鋼板尺寸的規定(見4.1.1,1996年版4.1.1); ———刪除使用多個限制器時對限制器高度誤差的規定;刪除表1,改用文字敘述;刪除“建議用環狀的限制器”的規定(見4.1.2,1996年版4.1.3); ———刪除試驗容器的內容(見1996年版4.3); ———更改對厚度計的要求,壓足直徑由原來的4~10 mm 改為4 mm±0.5 mm;壓力由原來的22kPa±5kPa改為根據橡膠硬度分為22kPa±5kPa和10kPa±2kPa兩種(見4.4,1996年版4.5); ———更改計時裝置精度,由±0.2s改為±1s; ———更改試驗裝置圖例,由原來的圓形裝置改為兩種裝置,一種是長方形裝置,另一種為圓形裝置;原標準規定了壓縮裝置的具體尺寸,新版本未規定具體尺寸,只給出兩種壓縮裝置示意圖(見圖1,1996年版圖1); ———刪除試樣高度測量時“三個試樣高度相差不超過0.01mm”的要求(見7.2,1996年版7.2); ———增加了一種試驗結束后的試樣停放方法,即方法 C(見7.5.2); ———刪除耐液體試驗的試驗步驟(見1996年版7.7); ———刪除了低溫下試驗的內容; ———增加附錄 A 和附錄 B。 本部分使用翻譯法等同采用ISO815-1:2008《硫化橡膠或熱塑性橡膠 壓縮永久變形的測定 第1部分:在常溫及高溫條件下》。 與本部分中規范性引用的國際文件有一致性對應關系的我國文件如下: ———GB/T3505—2009 產品幾何技術規范(GPS)表面結構 輪廓法 術語、定義及表面結構參數(ISO4287—1997,IDT) ———GB/T14838—2009 橡膠與橡膠制品 試驗方法標準精密度的確定(ISO/TR9272:2005,IDT) 本部分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提出。 本部分由全國橡膠與橡膠制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通用試驗方法分技術委員會(SAC/TC35/SC2)歸口。 本部分起草單位:上海橡膠制品研究所、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常州朗博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青島雙星集團技術開發中心、北京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卞正軍、楊晨耘、章菊華、朱華、張美玲、沙淑芬、謝君芳、李靜。 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GB/T7759—1987、GB/T7759—1996。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