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石油天然氣工業 鉆井和修井設備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industries - Drilling and well servicing equipment
標準號:GB/T 17744-2008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17744-2008
發布時間:2008-08-28
實施時間:2009-03-01
首發日期:1999-05-17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郝玉英、范亞民、楊玉剛、熊革、張斌、劉儉、徐軍、賀新華
作廢日期:2016-04-01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石油鉆采設備與儀器
ICS分類:勘探和鉆采設備
提出單位:全國石油鉆采設備和工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96)
起草單位:寶雞石油機械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石油集團科學技術研究院江漢機械研究所等
歸口單位:全國石油鉆采設備和工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96)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全國石油鉆采設備和工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96)
標準簡介
本標準是為新的鉆井和修井設備及本標準發布后制造的主承載替換件設計、制造和試驗提供通則和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以下設備:a)轉盤;b)轉盤補心;c)轉盤卡瓦;d)高壓泥漿和水泥軟管;e)活塞鉆井泵零部件;f)絞車零部件;g)不用于提升的卡盤;h)吊鉗;i)不用于提升的安全卡瓦;j)動力大鉗,包括旋轉搬手;k)防噴器(BOP)安裝系統。
標準摘要
本標準修改采用ISO14693:2003(在APISpec7K 第三版的基礎上制定)《石油天然氣工業---鉆井和修井設備》(第一版,英文版)。 本標準根據ISO14693:2003重新起草。在附錄A 中列出了本標準章條編號與ISO14693:2003章條編號的對照一覽表。 考慮到我國國情,在采用ISO14693:2003時,本標準做了一些修改,并將APISpec7K:2005的增補1和增補2的內容納入到本標準中。有關技術性差異已編入正文中并在它們所涉及的頁邊空白處用垂直單線標志。在附錄B中給出了這些技術性差異及其原因的一覽表以供參考。 對于ISO14693:2003引用的其他國際標準中有被修改采用為我國標準的,本標準引用我國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代替對應的國際標準。 為便于使用,本標準還做了下列編輯性修改: ---本國際標準一詞改為本標準; ---用小數點.代替作為小數點的逗號,; ---將ISO14693:2003附錄C 中美國慣用單位表合并到正文的相應表格中; ---刪除了ISO14693:2003的前言和引言; ---增加了資料性附錄A本標準章條編號與ISO14693:2003章條編號的對照; ---增加了資料性附錄B本標準與ISO14693:2003技術性差異及其原因; ---增加了規范性附錄F工作量規的保管和使用推薦作法; ---對附錄目次作了相應的調整。 本標準代替GB/T17744-1999《鉆井設備規范》,本標準與GB/T17744-1999相比變化如下: ---GB/T17744-1999修改采用APISpec7K 第三版,本次修改采用ISO14693:2003; ---增加APISpec7K:2005增補1和增補2中的術語和定義(見3.1.22~3.1.44); ---增加縮略語MODU、BOP(見3.2); ---9.10內容用APISpec7K:2005增補2代替; ---刪除有關雙缸雙作用泵的內容(包括圖、表); ---增加APISpec7K:2005增補1內容(見9.13)。 本標準的附錄C、附錄F為規范性附錄,附錄A、附錄B、附錄D、附錄E 為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由全國石油鉆采設備和工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96)提出并歸口。 本標準負責起草單位:寶雞石油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本標準參加起草單位:中國石油集團科學技術研究院江漢機械研究所、石油工業井控裝置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南陽二機石油裝備(集團)有限公司、江漢石油管理局第四機械廠。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郝玉英、范亞民、楊玉剛、熊革、張斌、劉儉、徐軍、賀新華。 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GB/T17744-1999。 |
標準目錄
前言Ⅲ 1 范圍1 2 規范性引用文件1 3 術語、定義和縮略語2 3.1 術語和定義2 3.2 縮略語6 4 設計6 4.1 設計條件6 4.2 強度分析6 4.3 尺寸規格的命名7 4.4 額定值7 4.5 額定載荷計算依據7 4.6 設計安全系數7 4.7 剪切強度8 4.8 特定設備8 4.9 設計文件8 5 設計驗證8 5.1 總則8 5.2 設計驗證功能試驗9 5.3 設計驗證壓力試驗9 5.4 設計驗證載荷試驗9 5.5 額定載荷的確定10 5.6 另一種設計驗證試驗程序和計算10 5.7 設計驗證試驗裝置11 5.8 設計更改11 5.9 記錄11 6 材料要求11 6.1 總則11 6.2 書面規定11 6.3 力學性能11 6.4 材料驗證11 6.5 制造12 6.6 化學成分12 7 焊接要求14 7.1 總則14 7.2 焊接驗證14 7.3 書面文件15 7.4 焊料控制15 7.5 焊接性能15 7.6 焊后熱處理15 7.7 質量控制要求15 7.8 特殊要求 組焊15 7.9 特殊要求 補焊15 8 質量控制15 8.1 總則15 8.2 質量控制人員資格16 8.3 測試設備16 8.4 特定設備和零部件的質量控制16 8.5 尺寸驗證19 8.6 驗證載荷試驗19 8.7 靜水壓試驗19 8.8 功能試驗19 9 設備19 9.1 總則19 9.2 轉盤20 9.3 轉盤補心25 9.4 轉盤卡瓦26 9.5 不用于提升的卡盤26 9.6 不用于提升的安全卡瓦26 9.7 吊鉗26 9.8 動力大鉗27 9.9 絞車零部件27 9.10 高壓泥漿軟管和水泥軟管28 9.11 活塞鉆井泵零部件33 9.12 滾動軸承53 9.13 防噴器(BOP)安裝系統和設備53 10 標志59 10.1 產品標記59 10.2 標記方法59 11 文件59 11.1 記錄保存59 11.2 制造廠商保存的文件59 11.3 設備攜帶的隨機文件60 附錄A(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章條編號與ISO14693:2003章條編號對照61 附錄B(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與ISO14693:2003技術性差異及其原因62 附錄C(規范性附錄) 附加要求64 附錄D(資料性附錄) 熱處理設備66 附錄E(資料性附錄) 活塞鉆井泵零件的命名和維護推薦作法68 附錄F(規范性附錄) 工作量規的保管和使用推薦作法72 參考文獻73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