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原油中鹽含量的測定 電位滴定法

Test method for salt in crude oils(Potentiometric method
標準號:GB/T 6532-2012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6532-2012
發布時間:2012-12-31
實施時間:2013-07-01
首發日期:1986-06-25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何沛、范登利、姚淑華、喬錦玲、張雙鳳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原油
ICS分類:原油
提出單位:全國石油天然氣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355)
起草單位: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大慶油田工程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質量檢測中心等
歸口單位:全國石油天然氣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355)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全國石油天然氣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355)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了采用電位滴定法測定原油中鹽含量的方法。本標準適用于測定鹽含量(質量分數)范圍為0.0005%~0.15%的原油,以及渣油和燃料油等重質石油產品。本標準亦適用于判斷用過的汽輪機油和船用燃料油被海水污染的情況。
標準摘要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代替GB/T6532—1986《原油及其產品的鹽含量測定法》,與GB/T6532—1986相比,除編輯性修改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 ———標準名稱由“原油及其產品的鹽含量測定法”修改為“原油中鹽含量的測定電位滴定法”; ———測定范圍由“0.002%~0.02%”修改為“0.0005%~0.15%”(見第1章); ———增加了規范性引用文件(見第2章); ———在“方法概述”中將“容量法”改為“電位滴定法”(見第3章,1986年版的第1章); ———試樣稱樣量由“80g±0.5g”修改為“40g±0.1g”;試樣加熱溫度由“60 ℃±5 ℃”修改為“65℃±5℃”;溶解原油的試劑由“甲苯”修改為“二甲苯”(見7.1.1,1986年版的6.1); ———修改了方法精密度(見第9章,1986年版的第8章); ———增加了“質量保證和控制”(見第10章); ———增加了“試驗報告”(見第11章); ———增加了“混合器的均化效率”(見附錄A)。 本標準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ASTM D6470-99(2010)《原油中鹽含量的測定 電位滴定法》。 本標準與ASTM D6470-99(2010)的技術性差異及其原因如下: ———關于規范性引用文件,本標準做了具有技術性差異的調整,以適應我國的技術條件,調整的情況集中反映在第2章“規范性引用文件”中,具體調整如下: ● 用GB/T601代替了ASTM E200(見5.1.5的注1); ● 用等效采用國際標準的GB/T4756代替了ASTM D4057(見6.1); ● 用修改采用國際標準的GB/T6682代替了ASTM D1193(見4.2); ● 用修改采用國際標準的GB/T8929代替了ASTM D4006(見8.1的注); ● 用修改采用國際標準的GB/T11146代替了ASTM D4928(見A.1); ● 用等同采用國際標準的SY/T5317代替了ASTM D4177(見6.1); ● 用等同采用國際標準的SY/T7552代替了ASTM D4377(見A.1)。 本標準做了下列編輯性修改: ———刪除了ASTM D6470-99(2010)的第4章“意義與用途”; ———刪除了ASTM D6470-99(2010)的第13章“關鍵詞”。 本標準由全國石油天然氣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355)提出并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大慶油田工程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質量檢測中心、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科技研究中心。 本標準起草人:何沛、范登利、姚淑華、喬錦玲、張雙鳳。 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GB/T6532—1986。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