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橡膠 全硫含量的測定 第2部分:過氧化鈉熔融法

Rubber—Determination of total sulfur content—Part 2:Sodium peroxide fusion method
標準號:GB/T 4497.2-2013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4497.2-2013
發布時間:2013-07-19
實施時間:2013-12-01
首發日期: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華建坤、鄭向前、丁曉英、謝君芳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橡膠制品綜合
ICS分類:橡膠
提出單位: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起草單位:國家橡膠及乳膠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
歸口單位:全國橡膠與橡膠制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通用試驗方法分會(SAC/TC 35/SC 2)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全國橡膠與橡膠制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通用試驗方法分會(SAC/TC 35/SC 2)
標準簡介
警告———使用本標準的人員應有正規實驗室工作的實踐經驗。本標準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問題,使用者有責任采取適當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證符合國家有關法規規定的條件。1 范圍本標準規定了用過氧化鈉熔融法測定橡膠制品中的總硫含量的方法。本標準適用于以天然橡膠、氯丁橡膠、丁苯橡膠、順丁橡膠、聚異戊二烯橡膠、乙丙橡膠、丁腈橡膠為原料的橡膠、橡膠制品及硬質橡膠中(包括無機填料中所含的硫)總硫含量測定。
標準摘要
GB/T4497《橡膠全硫含量的測定》分為三個部分: ———第1部分:氧瓶燃燒法; ———第2部分:過氧化鈉熔融法; ———第3部分:熔爐燃燒法。 本部分為GB/T4497的第2部分。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13250—1991《硫化橡膠中總硫量的測定 過氧化鈉熔融法》。本部分與GB/T13250—1991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修改了標準名稱; ———修改了標準號; ———增加了警告詞; ———增加了對試劑和水的純度的要求(見第3章); ———增加了鹽酸溶液和乙酸溶液的配制方法描述(見3.6和3.9); ———修改了分析步驟的細節性描述(見5.1至5.3,1991版的5.1至5.4); ———將“150mL(8滴)”改為“150mg(8滴)”(見5.2,1991版的5.1); ———增加了試驗報告部分(見第7章)。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國際標準ISO6528-2:1992《橡膠 總硫量的測定 第2部分:過氧化鈉熔融法》。本部分與ISO6528-2:1992的主要技術差異及原因為: ———刪掉了氣體點火式氧彈部分(ISO6528-2:1992的5.2),因為氣體點火式氧彈安全性差,已被淘汰。 本標準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橡膠與橡膠制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通用試驗方法分會(SAC/TC35/SC2)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國家橡膠及乳膠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 標準起草人:華建坤、鄭向前、丁曉英、謝君芳。 本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GB/T13250—1991。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