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船舶黑色金屬腐蝕層的電子探針分析方法

The analysis method of corrosive layer on ferrous metals of ship with EPMA
標準號:GB/T 17506-2008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17506-2008
發布時間:2008-06-16
實施時間:2009-03-01
首發日期:1998-10-16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張永輝、王春芬、張海峰、徐國照、高靈清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電化學、熱化學、光學式分析儀器
ICS分類:有關化學分析方法的其他標準
提出單位: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
起草單位: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歸口單位:全國微束分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了船舶黑色金屬材料海洋環境腐蝕層的電子探針分析的試樣制備、標樣選擇、測量步驟和分析條件及分析結果處理。本標準適用于海洋環境下船舶黑色金屬塊狀腐蝕試樣的分析。對其他環境下的黑色金屬材料腐蝕層的電子探針分析可參照執行。
標準摘要
本標準代替GB/T17360-1998《鋼中低含量Si、Mn的電子探針定量分析方法》。 本標準與GB/T17360-1998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英文名稱修改為QuantitativeanalysismethodoflowcontentSiand Mninsteelwithelec-tronprobemicroanalysis; ---將標準中的公式統一編號; ---在4.1句末加上或配有波譜儀的掃描電鏡; ---在4.2和6.2中將樣品改為試樣; ---在5.1中對所用樣品做了具體的要求,并去掉樣品編號; ---在6.2的需達到分析部位無污染及其他缺陷前加上經拋光和清洗后,將無水酒精改為無水乙醇; ---在7.1.7和7.2.1中將背景改為背底; ---在7.2.2的a)句末加上見附錄A; ---在7.2.2的c)中,標定曲線的覆蓋范圍,Si:0.4%~3.6%改為(0.40~4.51)%; ---在9.1中將3.6%改為4.51%; ---在10中將儀器出射角改為儀器檢出角,并規范了實驗報告的格式和內容; ---刪去附錄中的最后一段。 本標準的附錄A 為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由全國微束分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并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孫愛芹、尚玉華、徐樂英。 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GB/T17360-1998。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