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汽車柴油機燃油濾清器試驗方法

Test methods of fuel filter for automotive compression ignition engines
標準號:GB/T 5923-2010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5923-2010
發布時間:2011-01-10
實施時間:2011-05-01
首發日期:1986-03-05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王志偉、李建國、羅宏偉、林安瀾、彭曉剛、姚東斌、李永華、施旭文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進排氣與燃油供給系統
ICS分類:燃油系統
提出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起草單位: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車輛排放與節能試驗重慶市市級重點實驗室)、蚌埠金威濾清器有限公司、成都市澤仁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廣州市佳斌實業有限公司、淄博永華濾清器制造有限公司
歸口單位: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114)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114)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了汽車柴油機燃油濾清器(簡稱濾清器)的性能試驗方法,從而使濾清器的試驗室性能試驗結果具有可比性。本標準適用于額定體積流量(或標稱體積流量)在200L/h以下的汽車柴油機燃油濾清器。對額定體積流量大于200L/h的濾清器可參照使用。
標準摘要
本標準修改采用ISO4020:2001《道路車輛 柴油機用燃油濾清器試驗方法》(英文版)。 本標準根據ISO4020:2001《道路車輛 柴油機用燃油濾清器試驗方法》(英文版)重新起草。 本標準與ISO4020:2001的主要區別如下: ———本標準的試驗油均采用國內能生產的油品或可用國內生產的油品調制的油品代替ISO4020標準規定的油品,能滿足試驗對油品黏度的要求、容易采購、降低試驗成本; ———本標準刪除ISO4020中ISO3016:1994石油產品 確定凝固點、ISO3104:1994石油產品透明和渾濁液體 確定運動黏度及計算動力黏度等5個有關油品檢驗的標準,用國內生產的油品和檢驗方法代替; ———本標準刪除了納米級碳黑作為瞬時過濾效率和壽命試驗的雜質,刪除了采用納米級碳黑進行試驗的各章節的內容,也刪除“有機雜質(納米級碳黑)”和“無機雜質”兩個術語,符合柴油機用燃油濾清器的實際使用狀況,可操作性好; ———本標準刪除了ISO4020標準的前言; ———本標準修改了采用兩個或兩個以上并聯主油泵時的加水系統,使加水計量精確; ———本標準修改了液壓脈沖疲勞試驗的波形圖,更為合理,可操作性好; ———用小數點“.”代替作為小數點的逗號“,”。 本標準代替GB/T5923—1986《汽車柴油機燃油濾清器試驗方法》。 本標準與GB/T5923—1986的主要區別如下: ———本標準去除了碳黑并增加了ISO12103-M1作為瞬時過濾效率和壽命試驗的試驗雜質之一; ———本標準修改了采用兩個或兩個以上并聯主油泵時的加水系統; ———本標準修改了濾芯制作完整性試驗方法; ———本標準修改了液壓脈沖疲勞試驗的波形圖; ———本標準規定了振動疲勞試驗的參數。 本標準的附錄A、附錄B、附錄C、附錄D和附錄E均為規范性附錄。 本標準的附錄F為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14)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車輛排放與節能試驗重慶市市級重點實驗室)、蚌埠金威濾清器有限公司、成都市澤仁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廣州市佳斌實業有限公司、淄博永華濾清器制造有限公司。 本 標準主要起草人:王志偉、李建國、羅宏偉、林安瀾、彭曉剛、姚東斌、李永華、施旭文。 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GB/T5923—1986。 |
標準目錄
前言 Ⅲ 1 范圍 1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1 3 術語和定義 1 4 流量 2 5 試驗材料 2 6 試驗方法 3 附錄A (規范性附錄) 試驗灰塵 13 附錄B(規范性附錄) 試驗設備(裝置)及儀器、儀表、器具 15 附錄C (規范性附錄) 試驗油樣中不可燃粒子質量的分析方法 26 附錄D (規范性附錄) 瞬時過濾效率、壓差和阻塞時間的關系 28 附錄E (規范性附錄) 水分離效率試驗補充說明 29 附錄F(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章條編號與ISO4020:2001章條編號對照 30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