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膠粘帶剝離強度的試驗方法

Measurement of peel adhesion properties for adhesive tapes
標準號:GB/T 2792-2014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2792-2014
發布時間:2014-07-08
實施時間:2014-12-01
首發日期: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金衛星、陳維斌、王燦、張建慶、羅吉爾、陳華昌、楊春強、劉小麗、許寧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膠粘劑基礎標準與通用方法
ICS分類:粘合劑和膠粘產品
提出單位: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起草單位:上海橡膠制品研究所、開平市齊裕膠粘制品科技有限公司、聯冠(中山)膠粘制品有限公司、永大(中山)有限公司、廣州宏昌膠粘帶廠、無錫市萬力粘合材料有限公司、寧波綜研化學有限公司、上海晶華粘膠制品發展有限公司
歸口單位:全國膠粘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了膠粘帶剝離強度的一系列試驗方法。本標準適用于膠粘帶剝離強度的測定,用于膠粘帶產品的質量控制。
標準摘要
本標準按照 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代替 GB/T2792—1998《壓敏膠粘帶180°剝離強度試驗方法》,與 GB/T2792—1998相比, 主要技術變化如下: ———修改了標準名稱,將標準的名稱修改為《膠粘帶剝離強度的試驗方法》 ———刪除了引用標準JB/T7499—1994《耐水砂紙》(見1998版的第2章); ———修改了“剝離強度”術語的定義(見3.1,1998版的第3章); ———增加了“樣件”術語(見3.2); ———增加了“表面平均粗糙度”術語(見3.3); ———修改了清洗劑的種類(見5.2.2,1998版的5.3.1); ———增加了試樣的裁取方法(見5.3.1); ———修改了標準試驗鋼板的要求(見5.3.3,1998版的5.2); ———修改了壓輥的尺寸和質量(見5.3.4.1,1998版的4.1.1和4.1.3); ———修改了試驗室的標準試驗條件(見5.4.1,1998版的6.2); ———修改了試樣的標準尺寸(見5.4.2,1998版的5.1); ———增加了鋼板的清洗方法(見5.5.2.1); ———修改了壓輥次數(見5.5.3.1,1998版的7.3); ———修改了試樣的制樣時間和試驗前的滯留時間(見5.5.3.1,1998版的7.4); ———增加了膠粘帶與自身背膜的180°剝離強度試驗方法(見第6章); ———增加了膠粘帶與防粘材料的180°剝離強度試驗方法(見第8章); ———增加了低溫下膠粘帶180°剝離強度試驗方法(見附錄 A); ———增加了膠粘帶90°剝離強度的試驗方法(見附錄 B)。 本標準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29862:2007《粘膠帶 抗剝離粘附性能的測定》。 本標準與ISO29862:2007相比在結構上有一些調整,附錄 C 中列出了本標準與ISO29862:2007的章條編號對照一覽表。 本標準與ISO29862:2007相比,存在技術性差異,這些差異涉及的條款已通過在其外側頁邊空白位置的垂直單線(|)進行了標示,附錄 D中給出了技術性差異及其原因的一覽表。 本標準還對ISO29862:2007作了下列編輯性修改: ———“本國際標準”一詞改為本標準; ———剝離強度的單位“N/10mm”改為“N/cm”。 本標準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膠粘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85)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上海橡膠制品研究所、開平市齊裕膠粘制品科技有限公司、聯冠(中山)膠粘制品有限公司、永大(中山)有限公司、廣州宏昌膠粘帶廠、無錫市萬力粘合材料有限公司、寧波綜研化學有限公司、上海晶華粘膠制品發展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金衛星、陳維斌、王燦、張建慶、羅吉爾、陳華昌、楊春強、劉小麗、許寧。 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GB/T2792—1981、GB/T2792—1998。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