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數控往復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 精度檢驗

NC reciprocating traveling type wire electrical-discharge machines—Testing of the accuracy
標準號:GB/T 7926-2015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7926-2015
發布時間:2015-12-10
實施時間:2016-07-01
首發日期:
出版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查看詳情>
起草人:葉軍、于志三、邱毓秀、王應、徐明、呂大為、高曄
出版機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
標準分類: 特種加工機床
ICS分類:其他機床
提出單位: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
起草單位:蘇州電加工機床研究所有限公司、蘇州三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歸口單位:全國特種加工機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61)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了一次切割成形的數控往復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的幾何精度檢驗、數控軸定位精度和重復定位精度檢驗及加工檢驗,還規定了與上述檢驗相對應的允差值。本標準也規定了機床主要零部件的名稱,并參照 GB/T19660—2005命名了坐標軸。本標準適用于一次切割成形的數控往復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包括十字工作臺型單立柱機床和雙立柱機床(以下簡稱:機床)。
標準摘要
本標準按照 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代替 GB/T7926—2005《電火花線切割機(往復走絲型) 精度檢驗》。 本標準與 GB/T7926—2005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標準的名稱做了修改; ———在不降低技術要求的情況下,形式上不再采用國際標準; ———機床主要零部件術語的外文對照刪除了2005版的法文和德文,僅保留了英文(見第3章,2005年版的第3章); ———圖1、圖2重新繪制,表1、表2做了調整(見第3章,2005年版的第3章); ———“說明”更改為“使用要求”,內容有所變化(見第4章,2005年版的第4章); ———增加了檢驗項目“Z 軸運動與a)X 軸運動;b)Y 軸運動之間垂直度的檢查。”(見第 5 章中G4); ———2005年版的 G4拆分為 G5、G6和 G7三項(見第5章中 G5、G6和 G7,2005年版第5章中G4); ———2005年版的 G5更改為 G8(見第5章,2005年版第5章); ———刪除了2005年版的 G6(見2005年版第5章); ———2005年版的 G7和 G8分別更改為 G9和 G10(見第5章,2005年版第5章); ———“貯絲筒軸線的徑向跳動的檢查”改為“貯絲筒軸向運動的全跳動 a)水平面內;b)垂直面內。”(見第5章中 G11,2005年版第5章中 G9); ———項目“正八棱柱加工工件尺寸偏差和表面粗糙度的檢查 a)縱剖面上的尺寸偏差;b)橫剖面上的尺寸偏差;c)表面粗糙度。”更改為“正八棱柱工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檢查 a)縱、橫剖面的名義尺寸極限偏差;b)縱、橫剖面的尺寸差;c)表面粗糙度。”,技術要求做了修改(見第7章中 M1,2005年版第7章中 M1); ———項目“正八棱臺加工工件大端尺寸偏差和錐度偏差的檢查 a)大端尺寸偏差;b)錐度偏差。”更改為“正八棱臺工件大端尺寸差和錐度偏差的檢查 a)大端尺寸差;b)錐度偏差。”,技術要求做了修改(見第7章中 M2,2005年版第7章中 M2); ———刪除了附錄 A 和附錄 B(見2005年版附錄 A 和附錄 B)。 本標準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特種加工機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61)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蘇州電加工機床研究所有限公司、蘇州三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葉軍、于志三、邱毓秀、王應、徐明、呂大為、高曄。 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GB/T7926—1987、GB/T7926—2005。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