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松褐天牛防治技術規范

Technical standard for controlling pine sawyer(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
標準號:LY/T 1866-2009
基本信息
標準號:LY/T 1866-2009
發布時間:2009-06-18
實施時間:2009-10-01
首發日期: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王新榮、廖金鈴、鐘填奎、孫思、朱孝偉、陳紀文、賈文慧、孔祥超、李亞東、馮志新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森林資源保護
ICS分類:農業和林業
提出單位:國家林業局森林病蟲害防治總站
起草單位:華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
歸口單位:國家林業局森林病蟲害防治總站
發布部門:國家林業局
主管部門:國家林業局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了松褐天牛防治的一般原則和技術要求。本標準適用于松褐天牛防治。
標準摘要
本標準的附錄B、附錄E、附錄F為規范性附錄,附錄A、附錄C、附錄D 為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由華南農業大學提出。 本標準由國家林業局森林病蟲害防治總站歸口。 本標準負責起草單位:華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 本標準參加起草單位:廣州市森林病蟲防治檢疫站、廣東省惠州市神龍松材線蟲病綜合治理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王新榮、廖金鈴、鐘填奎、孫思、朱孝偉、陳紀文、賈文慧、孔祥超、李亞東、馮志新。 |
標準目錄
前言Ⅰ 1 范圍1 2 術語和定義1 3 蟲情調查1 3.1 調查標準地設置的一般原則1 3.2 調查對象和目標2 3.3 調查時間2 3.4 蟲情調查方法2 3.5 松褐天牛危害程度和成災標準3 3.6 松褐天牛成蟲攜帶松材線蟲數量調查3 4 防治措施3 4.1 化學防治3 4.2 生物防治4 4.3 應用引誘劑防治5 4.4 應用輻射絕育技術防治6 4.5 營林措施防治7 5 效果評價7 5.1 標準地設置和抽樣7 5.2 取樣方法7 5.3 單項措施效果檢查7 5.4 當年防治效果跟蹤檢查與評價8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松褐天牛的形態特征9 附錄B (規范性附錄) 松褐天牛調查記錄表10 附錄C (資料性附錄) 林間取樣示意圖13 附錄D (資料性附錄) 松褐天牛生活史的三種類型14 附錄E (規范性附錄) 樹干打孔注射16%喹硫磷·丁硫克百威乳劑用量參考表16 附錄F (規范性附錄) 防治效果調查表17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