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物多樣性觀測技術導則 內陸水域魚類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biodiversity monitoring—inland water fish
標準號:HJ 710.7-2014
基本信息
標準號:HJ 710.7-2014
發布時間:2014-10-31
實施時間:2015-01-01
首發日期:
出版單位: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
出版機構: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起草單位: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和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了內陸水域魚類多樣性觀測的主要內容、技術要求和方法。本標準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范圍內所有內陸水域魚類多樣性的觀測。
標準摘要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規范我國生物多樣性觀測工作,制定本標準。 本標準規定了內陸水域魚類多樣性觀測的主要內容、技術要求和方法。 本標準附錄A、B、C、D、E、F、G、H、I、J、K 為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為首次發布。 本標準由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組織制訂。 本標準主要起草單位: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和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 本標準環境保護部2014 年10 月31 日批準。 本標準自2015 年1 月1 日起實施。 本標準由環境保護部解釋。 |
標準目錄
前言ii 1 適用范圍1 2 規范性引用文件1 3 術語和定義1 4 觀測原則3 5 觀測方法3 6 觀測內容和指標8 7 觀測時間和頻次9 8 數據處理和分析9 9 質量控制和安全管理9 10 觀測報告編制9 附錄A(資料性附錄)魚類觀測所需的主要儀器和設備 10 附錄B(資料性附錄)魚類早期資源調查—斷面采集記錄表11 附錄C(資料性附錄)魚類早期資源調查—魚卵培養記錄表 12 附錄D(資料性附錄)魚類早期資源調查—魚卵、仔魚采集記錄表 13 附錄E(資料性附錄)環境數據記錄表 14 附錄F(資料性附錄)漁獲物統計記錄表 15 附錄G(資料性附錄)魚類生物學數據記錄表 16 附錄H(資料性附錄)回聲探測儀記錄表17 附錄I(資料性附錄)標記重捕數據記錄表 18 附錄J(資料性附錄)數據處理和分析方法19 附錄K(資料性附錄)魚類觀測報告編寫格式23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