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焦炭工業分析測定方法

Coke—Determination of proximate analysis
標準號:GB/T 2001-2013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2001-2013
發布時間:2013-12-17
實施時間:2014-05-01
首發日期: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王雄、王偉、梁東、孫偉、郭法清、仇金輝、鄭景須、吳漢炯、張進鶯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焦炭
ICS分類:固體燃料
提出單位:中國鋼鐵工業協會
起草單位:中鋼集團鞍山熱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三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
歸口單位:全國煤化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煉焦化學分技術委員會(TC 469/SC 3)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全國煤化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煉焦化學分技術委員會(TC 469/SC 3)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了焦炭全水分、空氣干燥基水分、灰分、揮發分的測定方法和固定碳的計算方法。本標準適用于焦炭全水分、空氣干燥基水分、灰分、揮發分的測定和固定碳的計算。
標準摘要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代替GB/T2001—1991《焦炭工業分析測定方法》,與GB/T2001—1991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增加了前言部分; ———標準格式進行了修改,結構做了調整; ———標準中的術語和定義適當修改; ———在規范性引用文件中刪除了GB/T9977《焦化產品術語》和YB/T5155《焦化產品測定方法通則》; ———在3.2原理中,增加了“置于預先鼓風的干燥箱中”; ———在3.4.2淺盤中增加了“耐熱、耐腐蝕材料,其規格應能容納500g樣品,且單位面積負荷不超過1g/cm2,淺盤深約20mm”; ———在3.4儀器設備中,將試驗所用工業天平的感量改為0.1g;在3.6.1中,全水分的測定步驟中將稱樣量改為(500±10)g,精確到0.1g; ———在3.6.2空氣干燥基水分的測定方法中,在試驗步驟中增加了預先鼓風和在一直鼓風的條件下干燥; ———在3.6.2.1、4.6.1.1、4.6.2.1中將稱準至0.0002g改為精確到0.0001g; ———將標準中的“稱準至”均改為“精確到”; ———在3.6.2.2、4.4.2和5.5.2中分別增加了注; ———在4.4.1和5.3.2中增加了“熱電偶至少每年校準一次”; ———增加了4.4.6耐熱瓷板或石棉板; ———在4.6.1.1中增加了“均勻地鋪平在灰皿中,使其每平方厘米的質量不超過0.10g”; ———在5.3.1中增加了“揮發分坩堝和坩堝蓋配合要嚴密,坩堝蓋的選擇要使蓋與坩堝的垂直向間隙不超過0.5mm,坩堝和坩堝蓋應該同一編號配套使用,不允許混用”; ———將5.5.1中的“注”列入5.5.1中; ———增加了5.6.2焦炭的干基揮發分的計算; ———增加了6.2焦炭的干基固定碳的計算; ———增加了7自動工業分析儀測定方法,詳見附錄A; ———增加“試驗報告”一章。 本標準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煤化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煉焦化學分技術委員會(TC469/SC3)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鋼集團鞍山熱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三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王雄、王偉、梁東、孫偉、郭法清、仇金輝、鄭景須、吳漢炯、張進鶯。 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GB/T2001—1991; ———GB2001—1980、GB2002—1980、GB2003—1980、GB2004—1980。 |
標準目錄
前言 Ⅰ 1 范圍 1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1 3 水分的測定 1 4 灰分的測定 3 5 焦炭揮發分的測定 6 6 焦炭固定碳的計算 8 7 自動工業分析儀測定方法 8 8 試驗報告 8 附錄A (規范性附錄) 自動工業分析儀測定方法 10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