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旋轉電機整體結構的防護等級(IP代碼)-分級

Degrees of protection provided by the integral design of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s (IP code) - Classification
標準號:GB/T 4942.1-2006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4942.1-2006
發布時間:2006-03-06
實施時間:2006-08-01
首發日期:1985-02-09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劉金琰、張文盈、鐘梅員、田志剛、張建、顧進、王保安、劉宇瓊、倪佩娟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旋轉電機綜合
ICS分類:旋轉電機綜合
提出單位:中國電器工業協會
起草單位: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哈爾濱大電機研究所、秦皇島華葉電機有限公司、浙江省機電產品質量檢測所、浙江金龍電機股份有限公司等
歸口單位:全國旋轉電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中國電器工業協會
標準簡介
本標準等同采用IEC60034-5:2000,是對GB/T 4942.1-2001的修訂。本標準規定了對外殼防護的要求,外殼在各個方面均應符合使用要求,且在正常使用條件下外殼的材料和加工工藝應能保證其性能符合本標準的要求。本標準適用于旋轉電機外殼防護等級的分級。
標準摘要
本部分等同采用IEC60034-5:2000《旋轉電機整體結構的防護等級(IP代碼)分級》,并采用了2001年6月IEC頒布的1號勘誤中對圖5的修改,勘誤中對圖6的修改沒采納,即圖6中噴嘴的出口直線部分長度仍保持8mm,是為了與現行有效的IEC60529《外殼防護等級(UP代碼)》保持一致本部分是對GB/T4942.1-2001的修訂,從實施之日起即代替GB/T4942.1-2001。本標準與GB/T4942.1-2001相比,技術內容的主要改變為: a)標準的題目有所變動,由前一版本的旋轉電機外殼防護分級(IP代碼)改為旋轉電機整體結構的防護等級(Op代碼)分級。 b)第3章目的合到第1章范圍中,因此對應GB/T4942.1-2001第2章以后各章編號都減氣1%o c)第1位表征數字增加了6塵密級防護等級。 d)新增第1位表征數字為6的防護等級試驗及認可條件 本部分由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提出。 本部分由全國旋轉電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6)歸口。 本部分由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負責起草,參加起草的單位還有:哈爾濱大電機研究所、秦皇島華葉電機有限公司、浙江省機電產品質量檢測所、浙江金龍電機股份有限公司、山東齊魯電機制造有限公司、煤科總院上海分院測試中心、江蘇遠東電機制造有限公司、江蘇貝得電機股份有限公司、淮安威靈清江電機制造有限公司等單位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劉金瑛、張文盈、鐘梅員、田志剛、張建、顧進、王保安、劉宇瓊、倪佩娟。 本部分于1985年首次發布,于2001年第一次修訂,本次為第二次修訂。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