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在线观看_亚洲免费观看视频网站_国产盗摄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国产一级 - 日本在线观看一区

歡迎來到寰標網!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會員

用于Ⅰ類和電池供電車輛的可開閉保護接地移動式剩余電流裝置(SPE-PRCD) 現行

Switched protective earth portable residual current devices for class Ⅰ and battery powered vehicle applications

標準號:GB 29303-2012

獲取原文 如何獲取原文?問客服 獲取原文,即可享受本標準狀態變更提醒服務!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 29303-2012
發布時間:2012-12-31
實施時間:2013-12-01
首發日期: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鄒建華、江偉、岳國蘭、錢加燦、李麗芳、朱金花、熊燾、葉祥發、易穎、張勇、王金根、賀貴兵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低壓配電電器
ICS分類:熔斷器和其他過載保護裝置
提出單位:中國電器工業協會
起草單位:上海電科電器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市開普電器有限公司、北京ABB低壓電器有限公司、蘇州益而益電器制造有限公司等
歸口單位:全國低壓電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全國低壓電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189)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了SPE-PRCD的分類、特性、標志和產品資料、使用和安裝的標準工作條件、結構和操作的要求試驗。本標準適用于與具有Ⅰ類絕緣和電池充電裝置的電動車輛一起使用的移動式裝置(以下稱為“SPE-PRCD”),該移動式裝置具有一個可開閉保護接地(SPE)。SPE-PRCD由一個插頭、一個剩余電流裝置(RCD)和一個移動式插座組成。本標準適用于能同時執行檢測剩余電流,把該剩余電流值與剩余動作電流值相比較以及當剩余電流超過該值時,斷開被保護電路等功能的移動式裝置。除了RCD的功能外,SPE-PRCD還能檢測引起PE帶電危險的電源誤接線和/或電源故障(如電源PE線斷線或N 線斷線)。這些SPE-PRCD僅預期使用在TN 和TT系統。如果用于IT系統或其他未接地系統(如隔離繞組發電機或隔離變壓器),則SPE-PRCD不能運行。由于PE線實際上為斷開的電源導線,所以SPE-PRCD在IT系統中不能工作和閉合觸頭。注1:對于由于電源系統,SPE-PRCD不能運行的場合,可以使用符合GB20044的PRCD。不要求SPE-PRCD具有過電流保護功能。SPE-PRCD預期用在單相或兩相電路中,額定電流/額定電壓不超過交流16A/250V;或額定電流/額定電壓不超過交流32A/130V(對地)。SPE-PRCD的額定剩余動作電流不超過30mA,用來對其下端電路的直接接觸電擊危險提供附加保護。除了固定裝置提供的保護以外,該保護是對固定裝置提供保護的補充。SPE-PRCD不能檢測人與相線和中性線之間的直接接觸,且不能替代電氣裝置的安全要求。插頭和插座應符合有關的標準。如果需要時,對有關的插頭和插座系統,允許使用內置熔斷器。SPE-PRCD不能用來作為固定電氣裝置的一部分使用,或固定地連接在設備上。它們應通過插頭連接,其輸出端應為移動式插座。如果SPE-PRCD的型式使用不正確(如用LLSE替代LNSE),SPE-PRCD應繼續提供保護功能。包含電池的SPE-PRCD沒有包括在本標準的范圍內。在更嚴酷環境條件下使用的SPE-PRCD可能需要補充技術要求。注2:SPE-PRCD的要求與GB16916.1和GB20044的一般要求一致。SPE-PRCD主要由非專業人員操作并且設計成不需要維修。注3:SPE-PRCD的RCD部分不用來提供隔離功能,其隔離功能可由插頭提供。

標準摘要

本標準中第8、9章為強制性,其余為推薦性。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修改采用IEC62335:2008《用于Ⅰ類和電池供電車輛的可開閉保護接地移動式剩余電流裝置》(英文版)。
本標準與IEC62335:2008的主要差異如下:插頭插座部分的技術要求和尺寸參數符合GB2099.1—2008《家用和類似用途插頭插座 第1部分:通用要求》和GB1002—2008《家用和類似用途單相插頭插座 型式,基本參數和尺寸》的要求。
本標準由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低壓電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89)歸口。
本標準負責起草單位:上海電器科學研究院。
本標準參加起草單位:上海電科電器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市開普電器有限公司、北京ABB低壓電器有限公司、蘇州益而益電器制造有限公司、余姚市嘉榮電子電器有限公司、環宇集團有限公司、施耐德電氣(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上海西門子線路保護系統有限公司、通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上海電器設備檢測所、中國質量認證中心、蘇州電器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貴州長征開關制造有限公司等。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劉金琰、周積剛。
本標準參與起草人:鄒建華、江偉、岳國蘭、錢加燦、李麗芳、朱金花、熊燾、葉祥發、易穎、張勇、王金根、賀貴兵。

標準目錄

前言 Ⅶ
1 范圍 1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1
3 術語和定義 2
3.1 關于插頭和插座的定義 2
3.2 關于剩余電流裝置的定義 4
3.3 關于試驗的定義 10
4 分類 10
4.1 按供電方式分類 10
4.2 按動作方式分類 10
4.3 按結構分類 10
4.4 根據周圍空氣溫度分類 10
4.5 按連接電纜的方式 10
5 SPE-PRCD的特性 10
5.1 概述 10
5.2 額定量和其他特性 11
5.3 標準值和優先值 12
5.4 與短路保護電器(SCPD)的協調配合 13
6 標志和其他產品資料 13
7 安裝和運行的標準條件 15
7.1 標準條件 15
7.2 安裝條件 16
8 結構和操作要求 16
8.1 機械設計 16
8.2 電擊保護 25
8.3 介電性能 26
8.4 溫升 26
8.5 動作特性 26
8.6 機械電氣耐久性 26
8.7 短路電流性能 27
8.8 耐機械振動和機械撞擊性能 27
8.9 耐熱性 27
8.10 耐異常發熱和著火 27
8.11 試驗裝置 27
8.12 動作電壓的限值 27
8.13 在沖擊電壓產生的對地浪涌電流作用下,SPE-PRCD防止誤脫扣的能力 28

GB29303-2012
8.14 接地故障電流含有直流分量時,SPE-PRCD的工作狀況 28
8.15 可靠性 28
8.16 耐電痕化 28
8.17 電磁兼容性(EMC) 28
8.18 SPE-PRCD在低周圍空氣溫度下的特性 28
9 試驗 28
9.1 概述 28
9.2 試驗條件 30
9.3 標志的耐久性試驗 30
9.4 螺釘、載流部件和連接的可靠性試驗 30
9.5 連接外部導體的端子的可靠性試驗 31
9.6 驗證電擊保護 32
9.7 介電性能試驗 33
9.8 溫升和接地回路試驗 34
9.9 驗證動作特性 35
9.10 驗證機械和電氣耐久性 40
9.11 驗證SPE-PRCD在過電流條件下的工作狀況(包括接地回路) 42
9.12 驗證耐機械振動和機械撞擊性能 46
9.13 耐熱試驗 48
9.14 絕緣材料耐異常發熱和耐燃試驗 48
9.15 驗證自由脫扣機構 50
9.16 驗證試驗裝置 50
9.17 驗證SPE-PRCD在電源電壓故障時的工作狀況 50
9.18 驗證過電流情況下的不動作電流極限值 51
9.19 驗證SPE-PRCD在沖擊電壓產生的對地浪涌電流下,防止誤脫扣的能力 51
9.20 驗證絕緣耐沖擊電壓的性能 52
9.21 驗證剩余電流包含有直流分量時的正確動作 52
9.22 驗證可靠性 53
9.23 驗證電子元器件老化性能 55
9.24 耐電痕化 56
9.25 裝有絕緣護套的插銷的附加試驗 56
9.26 插頭和移動式插座的非實心插銷的機械強度試驗 56
9.27 驗證應力對導線的影響 56
9.28 驗證插入式SPE-PRCD對固定安裝插座施加的力矩 56
9.29 電纜固定裝置的試驗 56
9.30 不可拆線SPE-PRCD的彎曲試驗 57
9.31 驗證電磁兼容性(EMC) 58
9.32 當觸頭處于閉合位置時,驗證連接在帶電導體(相線與中性線)和/或帶電導體和接地電路之
間的電子電路的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的替代試驗 58
9.33 當觸頭在閉合位置時,連接在帶電導體(相線與中性線)和/或帶電導體和接地電路之間的電
子電路中使用的電容器,特定的電阻器和電感器的技術要求 60
附錄A (規范性附錄) 驗證符合本標準的試驗程序和提交的試品數量 89
__A.1 一致性驗證 89
A.2 試驗程序 89
A.3 提交全部試驗程序的試品數量 90
A.4 基本設計結構相同的一個系列SPE-PRCD同時提交試驗時,簡化試驗程序的試品數量 91
附錄B(規范性附錄) 常規試驗 93
B.1 概要 93
B.2 脫扣試驗 93
B.3 電氣強度試驗 93
B.4 試驗裝置的性能 93
B.5 線絲脫離試驗 93
附錄C (規范性附錄) 確定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 94
附錄D (規范性附錄) 驗證SPE-PRCD符合電磁兼容(EMC)技術要求的試驗、補充試驗程序和試
品數量一覽表 96
D.1 概要 96
D.2 已包括在產品標準中的EMC試驗 96
D.3 GB18499所要求的補充試驗 96
附錄E (資料性附錄) 可開閉保護接地線(SPE)的應用 98
E.1 SPE功能和應用的說明 98
E.2 LLSE型和LNSE型電源誤接線的例子 99
E.3 TN 和TT裝置電源系統舉例 102
參考文獻 103
圖1 驗證動作特性(見9.9.2)、自由脫扣機構(見9.15)和降低的電源電壓(見9.17.1.1)的試驗
電路 61
圖2 驗證正確動作特性(見9.9.5.1.5)的試驗電路 62
圖3 驗證危險PE帶電時正確動作(見表14) 63
圖4 驗證PE的溫升 64
圖5 驗證LNSE型中性線斷開和LLSE 型相線斷開 65
圖6 驗證PE斷開 66
圖7 驗證正常工作條件下PE中的持續電流 67
圖8 驗證接通和分斷能力以及與SCPD的短路配合試驗電路(見9.11.2) 68
圖9 標準試指 70
圖10 檢驗不能通過保護門觸及帶電部件以及不可觸及加強保護插座帶電部件的量規 71
圖11 驗證在剩余脈動直流電流時正確動作的試驗電路 72
圖12 驗證SPE-PRCD在剩余脈動直流電流疊加平滑直流電流時正確動作的試驗電路 74
圖13 分斷能力和正常操作試驗裝置示例(見9.10.1) 76
圖14 分斷能力和正常操作試驗的電路圖(見9.10.1和9.11.3) 77
圖15 正常操作試驗后,檢查不能通過保護門觸及插座帶電部件的量規 77
圖16 滾筒 78
圖17 壓縮試驗裝置 78
圖18 插頭插銷絕緣套上磨損試驗用的裝置 79
圖19 球壓試驗裝置 79
圖20 插頭插銷絕緣套耐非正常熱試驗裝置 80
圖21 電痕化試驗電極布置和尺寸 80
圖22 電纜保持力試驗裝置 81
圖23 彎曲試驗裝置 82
圖24 帶電纜的SPE-PRCD機械強度的試驗裝置(見9.12.4) 82
圖25 驗證SPE-PRCD能承受的I2t 和Ip 最小值的試驗裝置[見9.11.2.1a)] 83
圖26 可靠性試驗穩定階段(見9.22.1.3) 84
圖27 可靠性試驗周期(見9.22.1.3) 85
圖28 驗證電子元件老化試驗電路示例(見9.23) 85
圖29 0.5μs/100kHz振鈴波形電流 86
圖30 驗證防止誤脫扣試驗電路示例 86
圖31 最小爬電距離及電氣間隙與電壓峰值之間的關系[見9.32.2a)] 87
圖32 最小爬電距離及電氣間隙與工作電壓峰值之間的關系[見9.32.2a)] 88
圖33 低溫試驗的試驗周期 88
圖C.1 爬電距離應用圖示說明(一) 94
圖C.2 爬電距離應用圖示說明(二) 95
圖E.1 LLSE型不正確電源接線舉例 100
圖E.2 LNSE型不正確電源接線舉例 101
圖E.3 TN 和TT裝置電源系統舉例(見3.2.3.16和3.2.3.17) 102
表1 額定電流的標準值及相應的額定電壓優先值 12
表2 交流剩余電流分斷時間的標準值 13
表3 使用的標準工作條件 15
表4 適用于SPE-PRCD不可拆線插頭的軟電纜的最小截面積 19
表5 最小的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額定電壓250V) 21
表6 最小的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額定電壓150V) 22
表7 螺紋型端子可連接的銅導線截面積 24
表8 SPE-PRCD各部件的防護等級 26
表9 溫升值 26
表10 型式試驗表 28
表11 試驗導線的截面積 30
表12 螺紋直徑和施加力矩 31
表13 導線的組成 32
表14 電源故障和危險的PE帶電連接試驗(參照正確的電源連接) 37
表15 驗證SPE-PRCD在過電流條件下工作狀況的試驗 42
表16 耐機械振動和機械撞擊試驗表 46
表17 9.12.2的試驗時施加到扳手上的力矩 47
表18 SPE-PRCD在脈動直流剩余電流時的脫扣電流范圍 53
表19 適用于可拆線SPE-PRCD的保持力試驗的電纜結構 57
表20 在異常條件下允許的最高溫度 59
表A.1 試驗程序 89
表A.2 全部試驗程序的試品數量 90
表A.3 試品數量的減少 91
表D.1 已包括在產品標準中的EMC試驗 96
表D.2 GB18499-2008所要求的補充試驗 97

替代情況

會員注冊/登錄后查看詳情

引用標準

會員注冊/登錄后查看詳情

本標準相關公告

會員注冊/登錄后查看詳情

采標情況

會員注冊/登錄后查看詳情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