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 23971-2009
發(fā)布時間:2009-06-12
實施時間:2010-01-01
首發(fā)日期:2009-06-12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梁紅、王驕凌、周英、楊麟、范兵兵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潤滑油
ICS分類:潤滑劑、工業(yè)油及相關產品
提出單位:全國石油產品和潤滑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80)
起草單位:全國石油產品和潤滑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石油燃料和潤滑劑分技術委員會(SAC/TC 280/SC 1)
歸口單位:全國石油產品和潤滑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發(fā)布部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guī)定了未使用過的礦物油型和合成型有機熱載體的術語和定義、分類與標記、要求和試驗方法、檢驗規(guī)則、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本標準所屬產品包括LQB、LQC 和LQD 有機熱載體,主要適用于各種類型的間接式傳熱系統(tǒng)。但不得直接用于加熱或冷卻具有氧化作用的化學品。本標準不適用于回收處理油生產的有機熱載體。植物油脂和動物油脂或其加工的產品不能作為有機熱載體。根據GB/T7631.12劃分為LQA 類的產品不適用于有機熱載體鍋爐。本標準涉及某些有危險性的物質、操作和設備,無意對與此有關的所有安全問題提出建議。因此,用戶在使用本標準之前應建立適當?shù)陌踩头雷o措施并確定有適用性的管理制度。
標準摘要
本標準第4.2.1、第5章和第6章為強制性的,其余為推薦性的。 本標準修改采用德國工業(yè)標準DIN51522-1998《熱傳導液性能和試驗要求》(英文版)。本標準與DIN51522-1998的結構差異參見附錄A。 本標準與DIN51522-1998的主要差異如下: ---增加表1有機熱載體產品分類; ---規(guī)定了熱穩(wěn)定性指標值; ---規(guī)定了自燃點指標值; ---規(guī)定了殘?zhí)恐笜酥? ---增加了水溶性酸堿指標; ---酸值指標由不大于0.2mgKOH/g修改為不大于0.05mg/g(以KOH 計); ---氯含量由不大于0.01%修改為不大于20mg/kg; ---開式系統(tǒng)使用的產品增加熱氧化安定性指標; ---增加了附錄D,以助于對本標準的理解。 本標準的附錄B和附錄C 為規(guī)范性附錄;附錄A 和附錄D 為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由全國石油產品和潤滑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80)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石油產品和潤滑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石油燃料和潤滑劑分技術委員會(SAC/TC280/SC1)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_榼縚V娫_坨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中國鍋爐水處理協(xié)會、寧波特種設備檢驗檢測中心、廣州市特種承壓設備檢測研究院、上海工業(yè)鍋爐研究所。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梁紅、王驕凌、周英、楊麟、范兵兵。 本標準為首次發(fā)布。 本標準自實施之日起,石油化工行業(yè)標準SH/T0677-1999《熱傳導液》廢止。 |
標準目錄
前言Ⅲ 1 范圍1 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1 3 術語和定義2 4 分類和標記4 4.1 產品分類4 4.2 產品標記4 5 要求和試驗方法4 6 檢驗規(guī)則6 6.1 檢驗分類與檢驗項目6 6.2 組批6 6.3 取樣7 6.4 判定規(guī)則7 6.5 復檢規(guī)則7 7 物性參數(shù)7 8 標志?包裝?運輸?貯存7 9 安全7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的章條編號與DIN51522-1998章條編號對照8 附錄B (規(guī)范性附錄) 原油中總氯含量的測定 電量法9 附錄C (規(guī)范性附錄) 有機熱載體熱氧化安定性試驗法12 附錄D (資料性附錄) 有機熱載體的性質16 參考文獻20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