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cement
標準號:GB/T 176-2008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176-2008
發布時間:2008-06-30
實施時間:2009-04-01
首發日期:2003-05-22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王瑞海、倪竹君、劉玉兵、崔健等
作廢日期:2018-11-01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水泥
ICS分類:水泥、石膏、石灰、砂漿
提出單位: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
起草單位: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中國建筑材料檢驗認證中心
歸口單位:全國水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184)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全國水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184)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了水泥化學分析方法及X射線熒光分析方法。水泥化學分析方法分為基準法和代用法。本標準適用于通用硅酸鹽水泥和制備上述水泥的熟料、生料及指定采用本標準的其他水泥和材料。
標準摘要
本標準與EN 196-2:2005《水泥試驗方法——水泥化學分析方法》歐洲標準(英文版)的一致性程度為非等效。 本標準代替GB/T 176-1996《水泥化學分析方法》和GB/T 19140-2003《水泥X射線熒光分析通則》。 本標準與GB/T 176-1996、GB/T 19140-2003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配制甘油-無水醇溶液的體積比濃度改為1+2,且不需在160℃~170℃溫度下加熱除去水分。 ——配制氧化鉀、氧化鈉標準溶液改為氧化鉀、氧化鈉混合溶液。 ——配制一氧化錳標準溶液所用基準試劑由硫酸錳和四氧化三錳改為無水硫酸錳。 ——配制碳酸鈣標準溶液,“滴加鹽酸(1+1)至碳酸鈣全部溶解,加熱煮沸數分鐘”改為“慢慢加入5mL~10mL鹽酸(1+1),攪拌至碳酸鈣全部溶解,加熱煮沸并微沸1min~2min”。 ——燒失量的測量,灼燒溫度由“950℃~1000℃”改為“(950±25)℃”。 ——不溶物的測定,“加水稀釋至50mL”改為“用近沸的熱水稀釋至50mL”;“加入100mL氫氧化鈉溶液”改為“加入100mL近沸的氫氧化鈉溶液”;灼燒不溶物的溫度由“950℃~1000℃”改為“(950±25)℃”。 ——三氧化硫的測定(基準法),“將溶液加熱微沸5min”改為“加熱煮沸并保持微沸(5±0.5)min”;“移至溫熱處靜置4h或過液”改為“在常溫下靜置12h~24h或溫熱處靜置至少4h(仲裁分析應用常溫下靜置12h~24h)”;灼燒硫酸鋇沉淀的溫度由“800℃”改為“800℃~950℃”。 ——三氧化二鐵的測定(基準法),由只采用氯化銨重量法的溶液改為氯化銨重量法的溶液或氫氧化鈉熔樣的溶液。 ——氧化鎂的測定(基準法),氫氧化鈉熔融-原子吸收光譜法由代用法改為基準法,取消硼酸鋰熔融-原子吸收光譜法。 ——增加了氯離子的測定——硫氰酸銨容量法(基準法)。 ——硫化物的測定,稱樣量由0.5g改為1g。 ——增加了五氧化二磷的測定——磷鉬酸銨分光光度法。 ——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測定——堿石棉吸收重量法。 ——增加了三氧化二鐵的測定——鄰菲羅啉分光光度法。 ——增加了氧化鈣的測定——高錳酸鉀滴定法。 ——增加了三氧化硫的測定——庫侖滴定法。 ——增加了氯離子的測定——磷酸蒸餾-汞鹽滴定法。 ——游離氧化鈣的測定——甘油酒精(代用法),“在放有石棉網的電爐上加熱煮沸”改為“置于游離氧化鈣測定義上,以適當的速度攪拌溶液,同時升溫并加熱煮沸,當冷凝下的乙醇開始連續滴下時,繼續在攪拌下加熱微沸4min”。 ——增加了X射線熒光分析方法用儀器設備。 ——儀器的工作條件選擇,改為“對于新購儀器,或對儀器進行維修,更換部件后,應按JC/T 1085對儀器進行校驗”。 ——增加了X射線熒光分析玻璃熔片的制備中試樣的稱量。 ——增加了校準方程的建立和確認。 ——允許差改為重復性限和再現性限。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