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軌道交通 供電系統和機車車輛運行匹配

Railway applications—Technical criteria for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power supply and rolling stock to achieve interoperability
標準號:GB/T 28027-2011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28027-2011
發布時間:2011-10-31
實施時間:2012-04-01
首發日期:2011-10-31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黃足平、王猛、黃軍、李紅梅等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基礎標準與通用方法
ICS分類:鐵路車輛
提出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
起草單位: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中鐵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中鐵電氣化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歸口單位:全國牽引電氣設備與系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278)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全國牽引電氣設備與系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278)
標準簡介
本標準制定機車車輛對設備的接受要求,主要涉及以下幾方面:———供電系統和牽引單元之間保護原則的協調,特別是短路故障的識別;———線路的安裝功率與列車的需求功率之間的協調;———牽引單元再生制動和供電系統接受能力之間的協調;———諧波特性的協調。本標準提出了牽引單元和地面裝置之間的供電接口定義和供電質量要求。本標準在“供電系統”的框架內,規定了機車車輛和用于牽引的電力地面裝置之間的接口。受電弓與接觸網之間的相互影響、受電弓與“控制-命令”(尤其是信號)子系統的相互影響不在本標準的范圍內。要求按以下線路類別分述:———干線鐵路;———城市軌道交通。
標準摘要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采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EC62313:2009《軌道交通 供電系統和機車車輛 供電系統(變電所)和機車車輛運行匹配技術準則》。 本標準與IEC62313:2009存在技術性差異,這些差異涉及的條款的頁邊空白處用垂直單線(︱)進行標示。本標準與IEC62313:2009的技術性差異及其原因如下: ———第1章范圍中,按國情將線路劃分為干線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 ———對表1按交流傳動和直流傳動列車進行分類,并基于目前國內機車制造商實際經驗,將注b 中所檢測的總平均功率因數λ 要求調整為0.80; ———國內只存在50Hz供電頻率,故表2、表5刪除了16.7Hz相關內容、表5刪除了60Hz相關內容; ———國內不存在AC15000V、DC3000V,故表2、表3刪除了AC15000V、DC3000V 有關內容; ———對表3按交流傳動和直流傳動列車進行分類。 本標準還做了下列編輯性修改: ———修改標準名稱,以適合國內行業習慣,將標準名稱改為“軌道交通 供電系統和機車車輛運行匹配”,相應的英文名稱由“Railwayapplications—Powersupplyandrollingstock—Technical criteriaforthecoordinationbetweenpowersupply(substation)androllingstock”改為 “Railwayapplications—Technicalcriteriaforthecoordinationbetweenpowersupplyand rollingstocktoachieveinteroperability”; ———第2章GB/T25890.1只在資料性附錄中出現,故改為參考文獻; ———第2章GB/T2900.36—2003為術語引用標識,改為參考文獻; ———修正了原文14.4中表格引用表4的錯誤(應為表3),并將3個表格編號為表7~表9; ———在資料性附錄G中,按國內實際情況將AC25kV 供電系統最大短路電流改為25kA; ———刪除了原文的資料性附錄I和參考文獻。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牽引電氣設備與系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78)歸口。 本標準主要起草單位: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本標準參與起草單位:中鐵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中鐵電氣化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黃足平、王猛、黃軍、李紅梅。 本標準參與起草人:戚廣楓、鐘松輝、張華志、周娟、孫震洋、蘇鵬程、田勝利。 |
標準目錄
前言 Ⅰ 1 范圍 1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1 3 術語和定義 1 4 參數平均綜合時限 4 5 電分相 4 6 列車的功率因數 6 7 列車限制電流 7 8 供電質量指標 8 9 線路和牽引供電系統類型 9 10 諧波和動態效應 9 11 保護配合 14 12 再生制動 15 13 試驗 15 14 試驗方法 16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參數平均綜合時限 20 附錄B(資料性附錄) 決定高速列車受電弓處電壓的選擇標準 21 附錄C (資料性附錄) 諧波特性與相關過電壓的研究 23 附錄D (資料性附錄) 諧波和動態效應兼容性研究數據 25 附錄E (資料性附錄) 電分相的不同類型 29 附錄F(資料性附錄) 列車最大允許電流值 31 附錄G (資料性附錄) 接觸網-鋼軌短路電流最大值 32 附錄H (資料性附錄) 牽引單元斷路器合閘時di/dt 33 參考文獻 34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