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menclature and location of auricular points
標準號:GB/T 13734-2008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13734-2008
發布時間:2008-04-23
實施時間:2008-07-01
首發日期:1992-10-16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周立群、趙百孝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醫藥綜合
ICS分類:醫學科學和保健裝置綜合
提出單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起草單位:北京中醫藥大學等
歸口單位:中國針灸學會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了人體耳穴的名稱和耳穴的標準定位。本標準適用于耳穴名稱和定位。
標準摘要
本標準代替GB/T13734-1992《耳穴名稱與部位》,與GB/T13734-1992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修改標準名稱《耳穴名稱與部位》為《耳穴名稱與定位》; ---將GB/T13734-1992中圖例調整為圖示(本標準的附錄A;GB/T13734-1992的附錄A); ---增加耳穴名稱與定位的命名原則、定位原則(本標準的附錄B); ---將GB/T13734-1992中耳郭基本標志線的劃定,耳郭標志點、線的設定,耳郭分區說明調整為規范性附錄C(本標準的附錄C;GB/T13734-1992的第4章、第5章、第6章); ---增加4.1.6耳尖前,4.1.8耳尖后; ---調整GB/T13734-1992術語和定義中以下術語的描述: 1) 后方(本標準的2.1.4;GB/T13734-1992的2.4); 2) 下方(本標準的2.1.6;GB/T13734-1992的2.6); 3) 耳輪(本標準的2.2.1.2.1;GB/T13734-1992的3.1.2a); 4) 耳輪腳棘(本標準的2.2.1.2.3;GB/T13734-1992的3.1.2c); 5) 耳輪結節(本標準的2.2.1.2.5;GB/T13734-1992的3.1.2e); 6) 對屏尖(本標準的2.2.1.8.2;GB/T13734-1992的3.1.8b); ---調整GB/T13734-1992標準耳穴名稱與部位中以下定位的描述: 1) 交感(本標準的4.3.7;GB/T13734-1992的7.3.7); 2) 內分泌(本標準的4.7.21;GB/T13734-1992的7.7.21); 3) 上耳根(本標準的4.10.1;GB/T13734-1992的7.10.1); 4) 下耳根(本標準的4.10.3;GB/T13734-1992的7.10.3); ---修改GB/T13734-1992圖12的耳背穴位編碼R2、R3 與所代表穴位的位置對應關系(本標準附錄A 的圖A.12;GB/T13734-1992的圖12); ---增加GB/T13734-1992圖14、圖15的扁桃體穴區中的分區線,使穴區與分區對應更明確(本標準附錄A 的圖A.14,圖A.15;GB/T13734-1992的圖14、圖15); ---增加有關耳穴名稱和定位沿革的文獻資料(本標準附錄D)及參考文獻(本標準的參考文獻)。 本標準的附錄A、附錄B、附錄C 為規范性附錄,附錄D 為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提出。 本標準由中國針灸學會歸口。 本標準負責起草單位:北京中醫藥大學。 本標準參加起草單位:中國針灸學會耳穴診治專業委員會。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周立群、趙百孝。 本標準參加起草人:劉姍姍、劉清國、王小紅。 本標準于1992年10月首次發布。 |
標準目錄
前言Ⅰ 1 范圍1 2 術語和定義1 2.1 耳郭方位術語1 2.2 耳郭表面解剖名稱及有關術語1 3 耳穴名稱與定位的說明5 4 耳穴名稱與定位5 4.1 耳輪穴位5 4.2 耳舟穴位6 4.3 對耳輪穴位6 4.4 三角窩穴位7 4.5 耳屏穴位7 4.6 對耳屏穴位7 4.7 耳甲穴位8 4.8 耳垂穴位9 4.9 耳背穴位9 4.10 耳根穴位9 附錄A(規范性附錄) 圖示10 附錄B(規范性附錄) 耳穴名稱與定位命名原則及定位原則27 附錄C(規范性附錄) 耳郭基本標志點、線的劃定及耳郭分區說明28 附錄D(資料性附錄) 耳穴名稱與定位文獻考30 參考文獻59 耳穴中文名稱索引61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