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tomatic weft and mesh straightening devices
標準號:FZ/T 92067-2014
基本信息
標準號:FZ/T 92067-2014
發布時間:2014-10-14
實施時間:2015-04-01
首發日期: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何志清、李立平、翁少華、王永魚、馬公書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染整機械與器具
ICS分類:印染和整理機械設備
提出單位: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
起草單位:常州瑞昇科技有限公司、國家紡織機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晉江市佶龍機械工業有限公司、福建晉江聚旺印染機械有限公司、西安德高印染自動化工程有限公司
歸口單位:全國紡織機械與附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紡紗、染整機械分技術委員會(SAC/TC 215/SC 1)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主管部門:全國紡織機械與附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紡紗、染整機械分技術委員會(SAC/TC 215/SC 1)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了自動整緯裝置的型式與參數、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本標準適用于安裝在染整機械上,自動糾正、消除機織及針織織物在染整過程中產生的緯斜和緯弧的光電、圖像、針輪整緯裝置。其他型式的自動整緯裝置也可參照采用。
標準摘要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代替FZ/T92067—1998《自動整緯裝置》。 本標準與FZ/T92067—1998相比主要技術變化如下: ———修改了標準名稱的英文譯名; ———修改了整緯裝置的型式類型(見3.1,1998年版的3.1); ———修改了參數(見表1,1998年版的3.2); ———增加了對擴幅裝置、導布輥的要求(見4.2、4.3); ———增加了相鄰各輥之間平行度的要求(見4.6); ———修改了擴幅輥、導布輥的水平度的要求(見4.7,1998年版的4.4); ———刪除了直輥技術要求按FZ/T90090的規定的要求(見1998年版的4.5); ———刪除了不銹鋼直輥的表面粗糙度的要求(見1998年版的4.6); ———刪除了彎輥輥體的技術要求(見1998年版的4.7); ———增加了電氣設備和安全性能的要求(見4.14); ———增加了對涂裝的要求(見4.15); ———增加了對電氣設備的檢驗方法(見5.1.11~5.1.15); ———增加了對空車運轉試驗和工作負荷試驗的要求(見5.2、5.3)。 本標準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紡織機械與附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紡紗、染整機械分技術委員會(SAC/TC215/SC1)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常州瑞昇科技有限公司、國家紡織機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晉江市佶龍機械工業有限公司、福建晉江聚旺印染機械有限公司、西安德高印染自動化工程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何志清、李立平、翁少華、王永魚、馬公書。 本標準于1998年1月首次發布,本次為第一次修訂。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