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14058-2008
發布時間:2008-07-02
實施時間:2009-04-01
首發日期:1993-01-04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周建明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放射性同位素應用儀器
ICS分類:測量儀器儀表
提出單位: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起草單位: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
歸口單位:全國核儀器儀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全國核儀器儀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了γ射線探傷機的產品分類、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和標志、包裝、運輸及貯存等。本標準不規定γ探傷機的測讀系統及其要求。本標準適用于采用密封放射源發射的γ射線進行工業射線照相的探傷機產品。本標準不適用于為特殊用途而設計的γ射線探傷機。本標準與GB/T 14058-1993相比主要差異如下:`a) 增加了“控制纜導管、源托及源組件”等術語和定義,另將原標準術語“聯鎖裝置”改為“自動安全裝置”;b)產品分類的變化,將按特殊用途設計的管線爬行器和水下用γ射線照相設備作為其他類,但本標準不適用特殊用途方面的性能;c)對第5章“要求”作了修改和完善,將其內容分為“外觀要求、環境適用性、安全性能和可靠性要求”四個部分;d)在試驗方法上的變化,不僅細化了試驗的目的、原理和過程,將比較復雜的試驗“屏蔽性能試驗方法”和“可靠性試驗方法”分別單獨作為標準的規范性附錄B和規范性附錄C;e)根據ISO 3999-1:2000《輻射防護工業γ射線照相設備 第1部分:性能、設計及試驗規范》,取消了原標準中事故性跌落試驗的跌落試驗Ⅰ(跌落高度9m),只保留了其跌落試驗Ⅱ并將跌落高度由1m改為1.2m;f)在標記方面增中了源組件標記要求;g)增加了對產品隨行文件的要求;
標準摘要
本標準代替GB/T 14058-1993《γ射線探傷機》。 本標準與GB/T 14058-1993相比主要差異如下: a)增加了“控制纜導管、源托及源組件”等術語和定義,另將原標準術語“聯鎖裝置”改為“自動安全裝置”; b)產品分類的變化,將按特殊用途設計的管線爬行器和水下用γ射線照相設備作為其他類,但本標準不適用特殊用途方面的性能; c)對第5章“要求”作了修改和完善,將其內容分為“外觀要求、環境適用性、安全性能和可靠性要求”四個部分; d)在試驗方法上的變化,不僅細化了試驗的目的、原理和過程,將比較復雜的試驗“屏蔽性能試驗方法”和“可靠性試驗方法”分別單獨作為標準的規范性附錄B和規范性附錄C; e)根據ISO03999-1:2000《輻射防護工業γ射線照相設備 第1部分:性能、設計及試驗規范》,取消了原標準中事故性跌落試驗的跌落試驗I(跌落高度9m),只保留了其跌落試驗Ⅱ并將跌落高度由1m改為1.2m。 f)在標記方面增加了源組件標記要求; g)增加了對產品隨行文件的要求。 本標準的附錄B和附錄C為規范性附錄,附錄A為資料性附錄。 |
標準目錄
前言Ⅰ 1 范圍1 2 規范性引用文件1 3 術語和定義1 4 產品分類2 5 要求2 6 試驗方法6 7 檢驗規則7 8 標志、包裝、運輸、貯存和使用9 9 隨行文件9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γ探傷機結構簡圖11 附錄B (規范性附錄) 屏蔽性能試驗方法13 附錄C (規范性附錄) 可靠性試驗方法14 表1 周圍當量劑量率極限值3 表2 型式檢驗和出廠檢驗項目8 表C.1 疲勞試驗的操作類型及次數分布15 圖1 遙控裝置試驗幾何圖5 圖A.1 第Ⅰ類γ探傷機結構簡圖11 圖A.2 第Ⅱ類γ探傷機結構簡圖12 圖C.1 疲勞和源驅動試驗布置示意圖14 圖C.2 擠壓試驗裝置示意圖17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