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lderless connections—Part 2:Crimped connections—General requirements,test methods and practical guidance
標準號:GB/T 18290.2-2015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18290.2-2015
發布時間:2015-12-31
實施時間:2016-07-01
首發日期: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李凌志、廖朝順、邵正華、陳奧、丁然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連接器
ICS分類:插頭和插座裝置、連接器
提出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起草單位:貴州航天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迪諾威科技有限公司、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
歸口單位:全國電子設備用機電元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166)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全國電子設備用機電元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166)
標準簡介
GB/T18290的本部分適用于無焊壓接連接,其連接導線的絞線橫截面積為0.05mm2~10mm2或直徑為0.25mm~3.6mm 實心線以及適當的設計成非絕緣或預絕緣壓接筒的無焊壓接連接。這種連接用于通信設備和使用類似技術的電子設備中。為了在規定的環境條件下獲得穩定的電氣連接,除了在試驗程序外,本部分還規定了從工業使用實際出發的一些經驗數據資料。注:本部分不適用于同軸電纜的壓接。本部分的目的是確定在規定的機械、電氣和大氣條件下無焊壓接連接的適用性。當用來連接的工具的設計或加工不同時,提供一種試驗結果可比的方法。
標準摘要
GB/T18290《無焊連接》由下列部分組成: ———第1部分:無焊連接 繞接連接 一般要求、試驗方法和使用導則; ———第2部分:無焊連接 壓接連接 一般要求、試驗方法和使用導則; ———第3部分:無焊連接 可接觸無焊絕緣位移連接 一般要求、試驗方法和使用導則; ———第4部分:無焊連接 不可接觸無焊絕緣位移連接 一般要求、試驗方法和使用導則; ———第5部分:無焊連接 壓入式連接 一般要求、試驗方法和使用導則; ———第6部分:無焊連接 絕緣刺破連接 一般要求、試驗方法和使用導則; ———第7部分:無焊連接 彈簧夾連接 一般要求、試驗方法和使用導則; ———第8部分:無焊連接 壓緊安裝式連接 一般要求、試驗方法和使用導則。 本部分為GB/T18290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18290.2—2000《無焊連接 第2部分:無焊壓接連接 一般要求、試驗方法和使用導則》。本部分與GB/T18290.2—2000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章條號重新編排,(見第4章,2000年版第5章、第6章、第7章、第8章和第9章); ———壓接筒的材料要求由單一維氏硬度增加了更多強度要求(見4.3.1); ———錫-鉛合金已經被錫合金替代,以滿足RoHS指令,其他鍍層材料,比如鎳,也可以使用,只要證明其適合(見4.3.3); ———增加了試驗恢復項(見5.1.4); ———刪減了其他材料(見表2); ———改變兩樣品間導線長度為“最小150mm”以滿足區域要求(見5.2.4.5和圖7); ———刪除了老產品使用尺寸(2000年版15.4)。 本部分使用翻譯法等同采用IEC60352-2:2006《無焊連接 第2部分:壓接連接 一般要求、試驗方法和使用導則》。為便于使用,本部分作下列編輯性修改: ———刪除了英制單位。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 本部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國電子設備用機電元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66)歸口。 本部分起草單位:貴州航天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迪諾威科技有限公司、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 本 部分主要起草人:李凌志、廖朝順、邵正華、陳奧、丁然。 本部分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GB/T18290.2—2000。 |
標準目錄
前言 Ⅰ 引言 Ⅱ 1 范圍和目的 1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1 3 術語和定義 1 4 要求 3 5 試驗 5 6 壓接連接一般資料 21 7 工具資料 21 8 壓接筒資料 22 9 導線資料 25 10 連接資料 27 11 壓接工藝 30 12 正確壓接連接(附加資料) 32 13 開式壓接筒接觸件壓接缺陷 34 14 關于多接觸件連接器中壓接接觸件的說明 36 15 注意 38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