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技術 蒙古文變形顯現字符集和控制字符使用規則

Information technology—Mongolian presentation forms character set and use rules of controlling characters
標準號:GB/T 26226-2010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26226-2010
發布時間:2011-01-14
實施時間:2011-05-01
首發日期:2011-01-14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確精扎布、陳壯、何正安、華沙寶、那順烏日圖、賀喜格都仁、佟嘉慶夫、尹江紅、唐英敏、殷建民、吳健、代紅、呼斯勒、王伊拉勒圖、巴理嘉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編碼、字符集、字符識別
ICS分類:字符集和信息編碼
提出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起草單位: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內蒙古大學、內蒙古自治區蒙古語文工作委員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民族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等
歸口單位: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了蒙古文變形顯現字符的最小集合,還包括傳統蒙古文、托忒文、錫伯文、滿文的每個名義字符的變形顯現形式的圖形以及控制字符的使用規則。本標準適用于蒙古文信息處理。
標準摘要
本標準的附錄A、附錄B和附錄C是規范性附錄,附錄D、附錄E是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內蒙古大學、內蒙古自治區蒙古語文工作委員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民族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北京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濰坊北大青鳥華光照排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內蒙古蒙科立軟件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明安圖互聯網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確精扎布、陳壯、何正安、華沙寶、那順烏日圖、賀喜格都仁、佟嘉慶夫、尹江紅、唐英敏、殷建民、吳健、代紅、呼斯勒、王伊拉勒圖、巴理嘉。 |
標準目錄
前言 Ⅲ 1 范圍 1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1 3 術語和定義 1 4 總體結構 2 5 字符及其編碼位置 3 6 蒙古文名義字符及其名稱 3 7 蒙古文單個變形顯現字符及其名稱 9 8 蒙古文強制性合體字及其名稱 14 9 蒙古文特有標點符號和控制字符的使用規則 19 附錄A (規范性附錄) 蒙古文自由變體選擇符使用規則 25 附錄B(規范性附錄) 蒙古文的變形顯現字符及其使用規則 34 附錄C (規范性附錄) 蒙古文強制性合體字認同表 74 附錄D (資料性附錄) 蒙古文非強制性合體字及其名稱 95 附錄E (資料性附錄) 蒙古文引用的符號及編碼位置 97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