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在线观看_亚洲免费观看视频网站_国产盗摄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国产一级 - 日本在线观看一区

歡迎來到寰標網!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會員

通信用多模光纖 第1部分:A1類多模光纖特性 現行

Multimode optical fibres for telecommunication—Part 1:Sectional specification for category A1 multimode fibres

標準號:GB/T 12357.1-2015

獲取原文 如何獲取原文?問客服 獲取原文,即可享受本標準狀態變更提醒服務!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12357.1-2015
發布時間:2015-12-31
實施時間:2016-03-01
首發日期: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雷非、李婧、王冬香、張偉民、劉騁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光通信設備
ICS分類:光纖和光纜
提出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起草單位: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長飛光纖光纜有限公司、深圳市特發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歸口單位:全國通信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485)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全國通信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485)

標準簡介

GB/T12357的本部分規定了A1a、A1b和A1d類多模光纖的幾何尺寸參數、光學和傳輸特性、機械性能和環境性能的要求。本部分適用于通信光纜和其他信息傳輸設備中使用的A1類多模光纖。

標準摘要

GB/T12357《通信用多模光纖》分為以下4個部分:
———第1部分:A1類多模光纖特性;
———第2部分:A2類多模光纖特性;
———第3部分:A3類多模光纖特性;
———第4部分:A4類多模光纖特性。
本部分為GB/T12357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12357.1—2004《通信用多模光纖 第1 部分:A1 類多模光纖特性》,與GB/T12357.1—2004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增加對0.5m 標距長度的抗張強度(中值)的要求(見表3);
———增加抗張強度的試驗項目和方法(見表4);
———將A1a類光纖分劃為A1a.1、A1a.2和A1a.33種類型分別描述(見表5,2004年版表5);
———增加微分模時延的性能要求(見表5);
———刪除表5中A1a類光纖的數值孔徑可為0.23±0.02的要求;(見表5);
———修改表5中零色散波長和零色散斜率的指標要求,并將數值孔徑的容差改為0.015(見表5,
2004年版表5);
———增加微分模時延的試驗項目和方法(見表6);
———將光傳輸衰減變化的試驗屬性和試驗方法移入表8(見表8,2004年版表6);
———增加圖1,以描述對雙波長帶寬有要求時,兩個波長窗口帶寬性能的相關性(見圖1);
———增加A1a類光纖以15mm 半徑的宏彎損耗要求和測試方法(見4.4.3);
———將環境性能章節分成多個條目描述,并增加機械環境的要求(見4.5);
———增加附錄B作為光纖微分模時延與有效模帶寬計算值的規范性要求(見附錄B);
———增加附錄C關于模式帶寬與注入條件的考慮(見附錄C);
———增加D.3描述本部分與ISO/IEC11801在光纖類型和帶寬上的對照關系(見D.3);
———增加附錄E以說明帶寬的相關術語(見附錄E)。
本部分采用重新起草法參考IEC60793-2-10:2011《光纖 第2-10部分:產品規范—A1類多模光纖特性》(英文版)編制,與IEC60793-2-10:2011的一致性程度為非等效。本部分與IEC60793-2-10:2011的主要區別包括刪除了IEC60793-2-10:2011的附錄A、附錄B、附錄C,其相關的內容在正文中的相應部分體現;IEC60793-2-10:2011中未做詳細規范的技術要求,則參考了ITU-TG.650.1:2007。詳細的技術差異見附錄A。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文機構不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
本部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國通信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485)歸口。
本部分起草單位: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長飛光纖光纜有限公司、深圳市特發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雷非、李婧、王冬香、張偉民、劉騁。
本部分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GB/T12357—1990、GB/T12357.1—2004。

標準目錄

前言 Ⅰ
1 范圍 1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1
3 術語和定義 1
4 要求 1
4.1 一般要求 1
4.2 尺寸參數 1
4.3 機械性能 2
4.4 傳輸特性 3
4.5 環境性能 5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本部分與IEC60793-2-10:2011技術性差異對比 7
附錄B(規范性附錄) 光纖微分模時延(DMD)與有效模帶寬計算值(EMBC)要求 8
附錄C (資料性附錄) 模式帶寬的考慮與注入要求 12
附錄D (資料性附錄) A1類光纖支持的應用 14
附錄E (資料性附錄) 關于帶寬術語的說明 17

替代情況

會員注冊/登錄后查看詳情

引用標準

會員注冊/登錄后查看詳情

本標準相關公告

會員注冊/登錄后查看詳情

采標情況

會員注冊/登錄后查看詳情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