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氦氖激光器參數測量方法

Measurement methods of parameter for helium-neon laser
標準號:GB/T 7257-2013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7257-2013
發布時間:2013-12-17
實施時間:2014-05-15
首發日期: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鐘艷紅、馬寧、白永剛、孫殿中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激光器件
ICS分類:光電子學、激光設備
提出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起草單位: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大恒新紀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歸口單位: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了氦氖激光器的主要參數的測量方法。本標準適用于氦氖激光器。
標準摘要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代替GB/T7257—1987《氦氖激光器參數測試方法》。 本標準與GB/T7257—1987相比的主要變化如下: ———“一般光電參數”改為“主要參數”(見第1章,GB/T7257—1987的第1段); ———增加了“規范性引用文件”(見第2章); ———修改“預熱時間”的定義,“最佳工作電流”改為“額定工作電流”,刪除“輸出功率不穩定度”和“偏振度”的定義(見3.1~3.6,GB/T7257—1987的2.1、3.1、4.1、5.1、6.1、7.1、8.1、9.1、10.1); ———將“相對濕度45%~75%”改為“25%~75%”,增加“仲裁測量標準大氣條件”(見4.1.1、4.1.2,GB/T7257—1987的1.7); ———“輸出功率不穩定度”和“偏振度”的測量儀器改為“激光功率計”(見5.6、5.13,GB7257—1987的7.2~7.5、10.2~10.4); ———“輸出功率不穩定度”的測量方法增加直接測量法(見5.6.4); ———增加對“輸出功率不穩定度”的標準差表示法(見5.6.3.7); ———“光束偏移”的測量儀器改為“位置測量儀”(見5.9,GB/T7257—1987的8.2~8.4); ———“偏振度”改為用功率表示(見5.13.3.3、5.13.3.4,GB/T7257—1987的10.3); ———“輸出功率”和“輸出功率不穩定度”測量的次數均改為“≥10 次”(見5.5.3.3、5.6.3.3,GB/T7257—1987的6.3.3、7.3.3); ———增加“波長”的測量方法(見5.7); ———增加“光譜寬度”的測量方法(見5.8); ———增加“光束直徑”的測量方法(見5.10); ———刪除“著火電壓”和“管壓降”測量原理圖中的“直流電流表”、“激光功率計”(GB/T7257—1987的圖1、圖3); ———刪除“基橫模”測量裝置中的光電探測器、放大器、信號發生器(GB/T7257—1987的9.2)。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標準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大恒新紀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鐘艷紅、馬寧、白永剛、孫殿中。 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GB/T7257—1987。 |
標準目錄
前言 Ⅰ 1 范圍 1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1 3 術語和定義 1 4 一般要求 2 4.1 測量環境 2 4.2 測量設備 2 4.3 安全防護 2 4.4 被測激光器 2 4.5 測量準備 2 5 測量方法 3 5.1 預熱時間 3 5.2 著火電壓 3 5.3 額定工作電流 3 5.4 管壓降 4 5.5 輸出功率 4 5.6 輸出功率不穩定度 5 5.7 波長 6 5.8 光譜寬度 7 5.9 光束偏移 7 5.10 光束直徑 8 5.11 光束指向不穩定性 8 5.12 基橫模 8 5.13 偏振度 9 6 測量誤差來源 10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