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eneral rules of dimensions shape surface quality test method and inspection for elastic alloys
標準號:GB/T 15006-2009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15006-2009
發布時間:2009-06-25
實施時間:2010-04-01
首發日期:1994-04-04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沈憶、王明海、戴強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精密合金
ICS分類:黑色金屬綜合
提出單位:中國鋼鐵工業協會
起草單位:全國鋼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歸口單位:全國鋼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中國鋼鐵工業協會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了彈性合金的尺寸、外形、表面質量、試驗方法和檢驗規則的一般規定。本標準適用于彈性合金冷軋帶材、冷拉絲材、冷拉棒材、冷拉磨光棒材和熱軋(鍛)材。
標準摘要
本標準代替GB/T15006-1994《彈性合金的尺寸、外形、表面質量、試驗方法和檢驗規則的一般規定》。 本標準與GB/T15006-1994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增加了規范性引用文件條款; ---增加厚度大于1.80mm 不切邊帶材,經供需雙方同意,其寬度允許偏差允許偏離表1 的規定(1994版1.1.1,本版3.1.1); ---表1、表2中厚度、直徑不大于1.80mm 的帶材、冷拉絲材允許偏差統一為小數點后3位; ---經供需雙方協議可供應矩形截面冷拉棒材改為經供需雙方協議可供應其他截面形狀冷拉棒材(1994版1.3.3,本版3.3.3); ---表4中熱軋和熱鍛材允許偏差分列(1994年版表4,本版表4); ---公稱直徑為6.0 mm~9.0 mm 的熱軋圓材應成盤交貨改為公稱直徑為6.0 mm~12.0mm 的熱軋圓材一般成盤交貨(1994版1.4.2.1,本版3.4.2.1); ---直條交貨熱軋材的彎曲度由不大于6mm/m改為不大于5mm/m(1994年版1.4.2.2,本版3.4.2.2); ---冷拉棒材表面允許有輕微劃傷和深度不超過公稱直徑公差之半的凹坑、麻點和矯直痕跡存在,增加但應保證棒材最小尺寸的規定(1994版2.3,本版4.3); ---表5中檢驗項目維氏硬度、杯突試驗、纏繞試驗的試驗方法由YB53-64、YB38-64和YB37-65改為現行標準GB/T4340.1、GB/T4156和GB/T2976,增加非金屬夾雜物檢驗項目,試驗方法按GB/T10561。 本標準附錄A 為規范性附錄。 本標準附錄B為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鋼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標準主要起草單位: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沈憶、王明海、戴強。 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GB/T15006-1994。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