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類工效學 險情和信息的視聽信號體系

Ergonomics - system of auditory and visual danger and information signals
標準號:GB/T 1251.3-2008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1251.3-2008
發布時間:2008-07-16
實施時間:2009-01-01
首發日期:1996-03-26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冉令華、張欣、李曉東、傅小蘭、郭小朝、劉太杰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人類工效學
ICS分類:人類工效學
提出單位:全國人類工效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起草單位: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空軍航空醫學研究所
歸口單位:全國人類工效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發布部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標準簡介
為減少誤解視覺和聽覺險情信號所帶來的風險,GB/T1251的本部分規定了包含不同緊急程度的險情和信息信號體系。本部分適用于各種險情信號和信息信號,包括符合GB/T15706.2-2007中5.3規定的需清晰覺察和分辨的信號,以及有其他要求或工作條件下需清晰覺察和分辨的信號;本部分也適用于緊急程度處于極端緊急到解除警報之間的所有信號。當聲音信號輔以視覺信號時,兩者的信號特征都應進行規定。本部分不適用于已采用特定標準或其他強制性慣例(國際的或國家的)的領域,尤其是火災警報、醫療警報、公共交通領域使用的警報、導航信號以及用于特殊領域活動(例如,軍事活動)的信號。但為了保持一致性,在采用新信號時宜參照本部分。對于根據依緊急程度分級的聽覺信息信號,本部分規定的信號特征體系可作為其信號語言設計的指南。為了可靠、迅速地識別信號,本部分規定了信號的特定特征。某些類別的信號允許改變信號特征,如針對工作場所中接受過特定培訓的員工所用的控制信號和警告信號。對于視覺信號,現有的安全色的含義不受本部分影響。針對不同的需要,可采用定時模式和顏色交變作為視覺信號的補充含義。顏色交變僅在極少數情況下使用。
標準摘要
GB/T1251分為三個部分: ---第1部分:人類工效學 公共場所和工作區域的險情信號 險情聽覺信號; ---第2部分:人類工效學 險情視覺信號 一般要求 設計和檢驗; ---第3部分:人類工效學 險情和信息的視聽信號體系。 本部分是GB/T1251的第3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11429:1996《人類工效學 險情和信息的視聽信號體系》(英文版)。 本部分代替GB1251.3-1996《人類工效學 險情和非險情聲光信號體系》。與GB1251.3-1996相比,本部分主要變化如下: ---原標準GB1251.3-1996根據ISO/DIS11429(1992年版)制定,本部分等同采用ISO11429:1996; ---本部分名稱變更為人類工效學 險情和信息的視聽信號體系; ---刪除了引言; ---第3章3.5改為快脈沖;刪除原標準中術語囀(聲)及其定義; ---第4章和第5章內容調換,題目分別調整為設計和應用視聽信號應遵循的人類工效學原則和視聽信號體系; ---調整第5章部分技術內容。 本部分的附錄A 為資料性附錄。 本部分由全國人類工效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并歸口。 本部分起草單位: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空軍航空醫學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冉令華、張欣、李曉東、傅小蘭、郭小朝、劉太杰。 本標準所替代標準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GB1251.3-1996。 |
標準目錄
前言Ⅰ 1 范圍1 2 規范性引用文件1 3 術語和定義1 4 設計和應用視聽信號應遵循的人類工效學原則2 4.1 概述2 4.2 可分辨性原則2 4.3 聽覺信號的特性2 4.4 視覺信號的特性3 5 視聽信號體系3 5.1 目的和特征分類表3 5.2 聽覺信號特征分類表3 5.3 視覺信號顏色分類表3 6 測試3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參考文獻6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