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橡膠 全硫含量的測定 第1部分:氧瓶燃燒法

Rubber─Determination of total sulfur content—Part 1:Oxygen combustion flask method
標準號:GB/T 4497.1-2010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4497.1-2010
發布時間:2011-01-14
實施時間:2011-12-01
首發日期:1984-06-17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蒼飛飛、丁曉英、甕子良、紀波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橡膠制品綜合
ICS分類:橡膠
提出單位: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起草單位:北京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
歸口單位:全國橡標委通用試驗方法分技術委員會(SAC/TC 35/SC 2)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全國橡標委通用試驗方法分技術委員會(SAC/TC 35/SC 2)
標準簡介
GB/T4497的本部分規定了用氧瓶燃燒法測定橡膠中全硫含量的方法。本部分適用于測定除含硫酸鋇的橡膠和橡膠產品中的全硫含量。本部分規定的方法適用于以下各種橡膠中全硫含量的測定:天然橡膠、氯丁橡膠、丁苯橡膠、順丁橡膠、異戊橡膠、丁基橡膠、三元乙丙橡膠、丁腈橡膠、硬質橡膠以及上述橡膠的并用橡膠。本部分規定的方法對存在鉛、銻、鋅、鋇和鈣化合物的試樣,結果通常偏低。如果鈣以碳酸鈣形式存在,可以通過改變吸收液而得到可靠的試驗結果。
標準摘要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GB/T4497《橡膠 全硫含量的測定》分為三部分: ———第1部分:氧瓶燃燒法; ———第2部分:過氧化鈉熔融法; ———第3部分:熔爐燃燒法。 本部分為GB/T4497的第1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4497—1984《硫化橡膠全硫含量的測定 氧瓶燃燒法》。 本部分與GB/T4497—1984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修改了標準號及標準名稱; ———增加了前言; ———增加了警告詞; ———對標準滴定液作了修改,將氯化鋇改用為高氯酸鋇(見3.4,1984年版的2.3.5); ———對標準吸收液作了修改,將濃度為1%過氧化氫吸收液改用為濃度為2%的過氧化氫和過氧化氫-鹽酸兩種吸收液(見3.1.1和3.1.2,1984年版的2.3.1); ———對滴定前所加醇試劑作了修改,將所加的乙醇修改為2-丙醇(見3.3,1984年版的2.2.3); ———增加了樣品的制備(見第5章); ———增加了試驗報告的內容(見第9章)。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6528-1:1992《橡膠 全硫含量的測定 第1部分:氧瓶燃燒法》(英文版)。 本部分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提出。 本部分由全國橡標委通用試驗方法分技術委員會(SAC/TC35/SC2)歸口。 本部分的主要起草單位:北京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 本部分的主要起草人:蒼飛飛、丁曉英、甕子良、紀波。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