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etroleum and liquid petroleum products—Determination of volume,density and mass of the hydrocarbon content of vertical cylindrical tanks by hybrid tank measurement systems
標準號:GB/T 25964-2010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25964-2010
發布時間:2011-01-10
實施時間:2011-05-01
首發日期:2011-01-10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魏進祥、董海風、黃岑越、徐順福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石油產品綜合
ICS分類:容積測量和容積設備
提出單位:全國石油產品和潤滑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80)
起草單位: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北京瑞賽長城航空測控技術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石油分公司
歸口單位:全國石油產品和潤滑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石油靜態和輕烴計量分技術委員會(SAC/TC 280/SC 2)
發布部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全國石油產品和潤滑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石油靜態和輕烴計量分技術委員會(SAC/TC 280/SC 2)
標準簡介
本標準給出了混合式油罐測量系統(HTMS)的選型、安裝、調試、校準和檢驗指南,通過該系統可以測量罐內儲存的石油和石油產品的液位、靜態質量、計量體積和標準體積以及計量密度和標準密度,以滿足油品交接計量的需要。在交接計量中,采用油品的體積數或質量數由用戶決定,但本標準仍包括了相關不確定度的分析及實例,目的是幫助用戶正確選擇HTMS的組件配置,以達到預期的計量指標。本標準適用于靜止不動的立式圓筒形油罐,其儲存油品的雷德蒸氣壓(RVP)低于103.42kPa。本標準不適用于壓力罐或船艙計量。
標準摘要
本標準修改采用ISO15169:2003《石油和液體石油產品 采用混合式油罐測量系統測量立式圓筒形油罐內液體體積、密度和質量的方法》。 本標準根據ISO15169:2003重新起草,本標準的章條結構與國際標準一致。 在采用ISO15169:2003時,本標準結合我國國情進行了下列技術性修改: ———鑒于罐壁溫度采用GB/T19779的算法,因此增加GB/T19779《石油和液體石油產品油量計 算 靜態計量》作為規范性引用文件;———由于現場不便采用組件校準,因此將表3中自動油罐溫度計基于體積交接計量的固有精度統一改為按系統校準的固有精度; ———對于6.2第4段中的“如果HTMS主要用于質量或密度測量,……。”,刪除其中的“或密度”,理由是ALG精度的降低會對密度測量結果造成較大影響; ———為避免造成誤解,將8.5.2.1中的“1) 對于零點調整,應斷開變送器通向大氣的壓力端口。 ……”改為“1) 對于零點調整,應斷開壓力變送器與油罐的連接管線,并使其引壓口通向大氣。……”; ———為適合于我國的使用習慣,在表5中補充用石油計量表確定標準密度(Dref)和體積修正系數(VCF)的內容; ———表6中的公式Dobs=Dref/VCF有錯誤,應將其改為Dobs=Dref×VCF; ———為適合于我國的使用習慣,在表6中補充用石油計量表確定體積修正系數(VCF)的內容。 本標準還做了下列編輯性修改: ———將5.2.1中涉及壓力傳感器命名習慣內容說明的注放到5.3.1中; ———在6.3的最后增加“注:壓力傳感器的最大誤差應包含溫度附加誤差。”; ———將資料性附錄A 的A.2中毛計量體積的計算公式中的浮頂調整量(FRA)改為浮頂的排液體積(FRV),同時補充計算浮頂排液量的公式; ———修改了資料性附錄B的表B.3、表B.4、表B.5和B.6中的部分計算數據; ———將資料性附錄B的B.2中B值公式中的“UP1-zero”改為“UP3-zero”。 本標準的附錄A 和附錄B為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由全國石油產品和潤滑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80)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石油產品和潤滑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石油靜態和輕烴計量分技術委員會(SAC/TC280/SC2)歸口。 本標準負責起草單位: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北京瑞賽長城航空測控技術有限公司。 本標準參加起草單位: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石油分公司。 本標準起草人:魏進祥、董海風、黃岑越、徐順福。 |
標準目錄
前言 Ⅰ 1 范圍 1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1 3 術語和定義 1 4 常規預防措施 2 4.1 安全預防措施 2 4.2 設備預防措施 2 5 系統設備的選擇和安裝 3 5.1 概述 3 5.2 自動液位計 3 5.3 壓力傳感器 3 5.4 自動油罐溫度計(ATT) 4 5.5 混合式處理器 4 5.6 可選傳感器 5 6 HTMS組件的精度影響 5 6.1 概述 5 6.2 ALG的精度影響 5 6.3 壓力傳感器的精度影響 6 6.4 ATT的精度影響 6 7 HTMS的測量和計算 6 7.1 概述 6 7.2 HTMS模式1 6 7.3 HTMS模式2 8 8 初始校準與現場檢驗 9 8.1 概述 9 8.2 初始準備 9 8.3 初始校準 9 8.4 混合處理器計算結果的檢驗 9 8.5 初始現場檢驗 9 9 定期檢驗 10 9.1 概述 10 9.2 目的 11 9.3 定期檢驗期間的調整 11 9.4 基于體積交接的定期檢驗 11 9.5 基于質量交接的定期檢驗 12 9.6 用于交接計量的HTMS在定期檢驗期間的超差處理 12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計算綜述 13 附錄B(資料性附錄) 測量精度和不確定度分析 17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