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碳纖維 單絲拉伸性能的測定

Carbon fibre—Determination of the tensile properties of single-filament specimens
標準號:GB/T 31290-2014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31290-2014
發布時間:2014-12-05
實施時間:2015-10-01
首發日期: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徐琪、王玉梅、陳尚、師卓、許敏、黃英、方允偉、馬丹、郝鄭濤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玻璃纖維
ICS分類:碳素材料
提出單位: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
起草單位:南京玻璃纖維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玻璃纖維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歸口單位:全國玻璃纖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45)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了碳纖維單絲拉伸性能的測試方法。本方法適用于碳纖維的單根纖維,取自于碳纖維的連續纖維、定長纖維、定長紗、機織物、縫編和針織物。
標準摘要
本標準按照 GB/T1.1—2009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11566:1996《碳纖維 單絲樣品拉伸性能的測定》。 本標準與ISO11566:1996的技術性差異及原因如下: ———由于復絲、原絲、絲束的定義易引起混淆,第1章范圍中將復絲、原絲、絲束統稱為連續纖維; ———因為ISO291:1977 已 經 廢 止,ISO10618 在 標 準 中 未 被 引 用,刪 除 了ISO11566:1996 的第2章規范性引用文件中的ISO291:1977和ISO10618; ———因為引用了一些纖維增強塑料術語,第2章規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 GB/T3961—2009 纖維增強塑料術語; ———溫濕度對測試結果有影響,結合我國實際氣候情況,7.1中規定了應在溫度為(23±2)℃,相對濕度為(50±10)%的標準環境中進行試驗,并增加了非標準環境; ———因為 GB/T29762《碳纖維 纖維直徑和橫截面積的測定》中增加了“掃描電子顯微鏡法”,7.2中也增加了“掃描電子顯微鏡法”; ———由于單絲拉伸測試結果的離散系數較大,為使測定的系統柔量更為準確,附錄 A.1中每種狹槽長度準備的數目增加為5個。 本標準由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玻璃纖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45)歸口。 本標準負責起草單位:南京玻璃纖維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玻璃纖維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本標準參加起草單位:威海拓展纖維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徐琪、王玉梅、陳尚、師卓、許敏、黃英、方允偉、馬丹、郝鄭濤。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