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copper concentrates - Part 2: Determination of gold and silver contents -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metric method and fire assay method
標準號:GB/T 3884.2-2012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3884.2-2012
發(fā)布時間:2012-12-31
實施時間:2013-10-01
首發(fā)日期:1983-10-19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重金屬極其合金分析方法
ICS分類:77.120.60
起草單位:大冶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北京礦冶研究總院、銅陵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江西銅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中條山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等
歸口單位: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發(fā)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協(xié)會
標準簡介
本方法規(guī)定了銅精礦中金和銀含量的測定方法。本方法適用于銅精礦中金和銀含量的測定。方法1測定范圍:銀:10.0g/t~300.0g/t;方法2測定范圍:金:0.50g/t~40.00g/t;銀:50.0g/t~2500.0g/t。
標準摘要
GB/T3884《銅精礦化學分析方法》分為14個部分: ———第1部分:銅量的測定 碘量法; ———第2部分:金和銀量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和火試金法; ———第3部分:硫量的測定 重量法和燃燒-滴定法; ———第4部分:氧化鎂量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 ———第5部分:氟量的測定 離子選擇電極法; ———第6部分:鉛、鋅、鎘和鎳量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 ———第7部分:鉛量的測定 Na2EDTA 滴定法; ———第8部分:鋅量的測定 Na2EDTA 滴定法; ———第9部分:砷和鉍量的測定 氫化物發(fā)生-原子熒光光譜法、溴酸鉀滴定法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銀分光光度法; ———第10部分:銻量的測定 氫化物發(fā)生-原子熒光光譜法; ———第11部分:汞量的測定 冷原子吸收光譜法; ———第12部分:氟和氯量的測定 離子色譜法; ———第13部分:銅量測定 電解法; ———第14部分:金和銀量測定 火試金重量法和原子吸收光譜法。 本部分為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guī)則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3884.2—2000《銅精礦化學分析方法 金和銀量的測定》,與GB/T3884.2—2000相比,主要發(fā)生了如下變動: ———對文本格式進行了修改; ———補充了精密度和試驗報告條款。 本部分由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43)歸口。 本部分負責起草單位:大冶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本部分起草單位:大冶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本部分參加起草單位:北京礦冶研究總院、銅陵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江西銅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中條山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云南銅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冶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紫金礦業(yè)集團 股份有限公司、中冶葫蘆島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陽谷祥光銅業(yè)有限公司、湖南有色金屬研究院。 本部分方法1主要起草人:袁功啟、肖澤紅、李曉瑜、馮媛、王皓瑩、周曉凱、王俊義、陳堯、馬麗君、張雨、穆秀美、鄭文英、張艷云、彭劍、張宏憲、池鳳華、曹艷、羅永鋒、張永中、李兵。 本部分方法2主要起草人:王永彬、袁功啟、豐從新、黃上元、熊梅瑜、袁玉霞、柳成華、李琴美、王達通、常冀湘、張忠祥、韓云山、張明、陳立卿、劉志強、馬寧、王悅、曾光明、周宏鼎、張巧燕。 本部分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fā)布情況為: ———GB/T3884.2—1983、GB/T3884.14—1986、GB/T3884.15—1986、GB/T3884.2—2000。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