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15834-2011
發布時間:2011-12-30
實施時間:2012-06-01
首發日期: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沈陽、劉妍、于泳波、翁姍姍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編輯、出版
ICS分類:文字字體與文字轉寫
提出單位: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
起草單位:北京大學
歸口單位: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了現代漢語標點符號的用法。本標準適用于漢語的書面語(包括漢語和外語混合排版時的漢語部分)。
標準摘要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代替GB/T15834—1995,與GB/T15834—1995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根據我國國家標準編寫規則(GB/T1.1—2009),對本標準的編排和表述做了全面修改; ———更換了大部分示例,使之更簡短、通俗、規范; ———增加了對術語“標點符號”和“語段”的定義(2.1/2.5); ———對術語“復句”和“分句”的定義做了修改(2.3/2.4); ———對句末點號(句號、問號、嘆號)的定義做了修改,更強調句末點號與句子語氣之間的關系(4.1.1/4.2.1/4.3.1); ———對逗號的基本用法做了補充(4.4.3); ———增加了不同形式括號用法的示例(4.9.3); ———省略號的形式統一為六連點“……”,但在特定情況下允許連用(4.11); ———取消了連接號中原有的二字線,將連接號形式規范為短橫線“-”、一字線“—”和浪紋線“~”,并對三者的功能做了歸并與劃分(4.13); ———明確了書名號的使用范圍(4.15/A.13); ———增加了分隔號的用法說明(4.17); ———“標點符號的位置”一章的標題改為“標點符號的位置和書寫形式”,并增加了使用中文輸入軟件處理標點符號時的相關規范(第5章); ———增加了“附錄”:附錄A 為規范性附錄,主要說明標點符號不能怎樣使用和對標點符號用法加以補充說明,以解決目前使用混亂或爭議較大的問題。附錄B為資料性附錄,對功能有交叉 的標點符號的用法做了區分,并對標點符號誤用高發環境下的規范用法做了說明。 本標準由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提出并歸口。 本標準主要起草單位:北京大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沈陽、劉妍、于泳波、翁姍姍。 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GB/T15834—1995。 |
標準目錄
前言 Ⅰ 1 范圍 1 2 術語和定義 1 3 標點符號的種類 1 4 標點符號的定義、形式和用法 2 5 標點符號的位置和書寫形式 13 附錄A (規范性附錄) 標點符號用法的補充規則 15 附錄B(資料性附錄) 標點符號若干用法的說明 19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