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高壓直流系統的性能 第1部分:穩態

Performance of high-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 systems—Part 1:Steady-state conditions
標準號:GB/Z 20996.1-2007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Z 20996.1-2007
發布時間:2007-07-30
實施時間:2008-02-01
首發日期:2007-06-21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趙畹君、陸劍秋、鄭軍、馬為民、李斌、黎小林等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電力半導體期間、部件
ICS分類:整流器、轉換器、穩壓電源
提出單位:中國電器工業協會
起草單位: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西安電力電子技術研究所等
歸口單位:全國電力電子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60)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中國電器工業協會
標準簡介
本標準等同采用IEC 60919-1:1988,是GB/T 20996的第一部分。本標準對高壓直流系統的穩態性能要求提供通用的指導。
標準摘要
GB/Z20996《高壓直流系統的性能》是國家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共包括以下3個部分: 第1部分:穩態; 第2部分:故障和操作; 第3部分:動態。 本部分為第1部分,等同采用IEC/TR60919-1:1988《高壓直流系統的性能 第1部分:穩態》,有關技術內容和要求的規定完全相同。由于該IEC 文件出版已有近20年時間,所以編寫格式與現行的我國國家標準有較大差異。本部分按我國GB/T 1.1-2000 規定的格式編寫。例如在原IEC/TR60919-1:1988的規范性引用文件中,所引用的大量文件基本都未在正文中被引用。按我國國家標準規定,這部分文件就不能被視為規范性引用文件。因此,在本部分的規范性引用文件中,將未在 正文中引用的全部文件刪除。另外,對IEC/TR609191:1998 所作出的修改及差異,在正文11.1 和16.3中以條文腳注的方式標出。 本部分由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提出。 本部分由全國電力電子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60)歸口。 本部分負責起草單位: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西安電力電子技術研究所。 本部分參加起草單位:西安高壓電器研究所、北京網聯直流輸電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西安西電電力整流器有限公司、南方電網技術研究中心、機械工業北京電工技術經濟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趙畹君、陸劍秋、鄭軍、馬為民、李斌、黎小林、曾南超、周觀允、張萬榮、方曉燕、陶瑜、王明新、劉寧、蔚紅旗。 本部分為首次發布。 本部分由全國電力電子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負責解釋。 |
標準目錄
前言Ⅲ 引言Ⅳ 1 總則1 2 高壓直流系統穩態性能規范概述2 3 高壓直流系統的類型2 4 環境條件5 5 額定功率、額定電壓和額定電流7 6 過負荷和設備容量7 7 最小輸送功率和空載備用狀態9 8 交流系統10 9 無功功率11 10 直流輸電線路、接地極線路和接地極13 11 可靠性14 12 控制和測量16 13 遠動通信19 14 輔助電源21 15 可聽噪聲23 16 交流側諧波干擾24 17 直流側諧波干擾26 18 電力線載波(PLC)干擾30 19 無線電干擾30 20 損耗32 21 直流輸電系統擴建的準備33 圖1 12脈波換流器34 圖2 背靠背直流系統舉例34 圖3 單極大地回路35 圖4 兩個12脈波換流器串聯35 圖5 兩個12脈波換流器并聯36 圖6 單極金屬回路系統36 圖7 雙極系統37 圖8 雙極系統中非故障極的金屬回路運行37 圖9 雙極金屬回路系統38 圖10 直流線路對換流器極的切換38 圖11 換流器極直流側切換39 圖12 直流架空線路和電纜的切換39 圖13 兩個雙極換流器和兩個雙極線路的切換40 圖14 直流線路中間的切換41 圖15 直流輸電換流器無功功率Q 隨有功功率犘的變化關系41 圖16 控制系統分層結構42 圖17 換流器電壓電流特性43 圖18 雙極HVDC 系統交流濾波器連接方式舉例43 圖19 不同類型的濾波器接線44 圖20 直流線路上典型的換流器噪聲水平44 圖21 換流橋的擴建方式45 表1 每一個高壓直流換流站應提供的環境條件資料5 表2 話音通信線路的性能要求(用戶線路和主干線路) 27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