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cycled polyester staple fiber
標準號:FZ/T 52010-2014
基本信息
標準號:FZ/T 52010-2014
發布時間:2014-05-06
實施時間:2014-10-01
首發日期: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邢喜全、錢軍、陳炳根、魏燕瓊等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化學纖維
ICS分類:人造纖維
提出單位: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
起草單位:寧波大發化纖有限公司、張家港保稅區炬德化纖有限公司等
歸口單位:上海市紡織工業技術監督所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主管部門:上海市紡織工業技術監督所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了再生滌綸短纖維的產品分類、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和標志、包裝、運輸、貯存的要求。本標準適用于以回收的聚酯(PET)為原料經熔融紡絲生產的,線密度為0.8dtex~6.7dtex紗用再生滌綸短纖維、線密度為0.8dtex~22.2dtex非織造用再生滌綸短纖維及線密度為0.8dtex~33.3dtex充填用再生滌綸短纖維。線密度不在上述范圍內的再生滌綸短纖維可參照使用。其它類型的再生滌綸短纖維亦可參照使用。
標準摘要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代替FZ/T52010—2009《再生滌綸短纖維》。 本標準與FZ/T52010—2009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適用范圍:紗用和無紡用的線密度由0.9dtex~11.1dtex,調整成紗用為0.8dtex~6.7dtex、非織造用為0.8dtex~22.2dtex;充填用的線密度由2.8dtex~27.8dtex調整成0.8dtex~33.3dtex(見第1章,2009年版的第1章); ———規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GB/T17593(所有部分)《紡織品 重金屬的測定》,刪除FZ/T50009.4《中空滌綸短纖維膨松性和纖維彈性試驗方法》(見第2章,2009年版的第2章); ———術語和定義部分對有硅、無硅定義進行了修改,增加了有關生態紡織品的術語:嬰幼兒用品、直接接觸皮膚用品、非直接接觸皮膚用品和裝飾材料(見第3章,2009年版的第3章); ———修改產品標識方式(見4.2,2009年版的4.2); ———技術要求部分(見第5章,2009年版的第5章): ● 紗用再生滌綸短纖維從一等品、合格品兩檔改成優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三檔,棉型的性能項目中增加斷裂強度變異系數指標; ● 調整表1、表2和表3中的指標值; ● 增加了可萃取重金屬檢測項目列為表4。 本標準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提出。 本標準由上海市紡織工業技術監督所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寧波大發化纖有限公司、張家港保稅區炬德化纖有限公司、杭州貝斯特化纖有限公司、福建省長樂市立峰紡織有限公司、福建鑫華股份有限公司、慈溪市江南化纖有限公司、杭州海科纖維有限公司、張家港市安順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廣東秋盛資源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絲源祥再生纖維有限公司、遼寧勝達化纖有限公司、肇慶天富新合纖有限公司、揚州天富龍汽車內飾纖維有限公司、杭州永星塑料化纖有限公司、濠錦化纖(福州)有限公司、中浪環保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上海市紡織工業技術監督所。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邢喜全、錢軍、陳炳根、魏燕瓊、解新平、粘偉誠、孫華、李軍、李紀安、馬俊濱、帥啟明、錢鑫、譚亦武、朱大慶、陳雪、劉黎明、王成、林世東、周禎德。 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FZ/T52010—2009。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