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在线观看_亚洲免费观看视频网站_国产盗摄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国产一级 - 日本在线观看一区

歡迎來到寰標網!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會員

控制與通信網絡CC-Link Safety 規范 第1部分:概述/協議 現行

Control & communication network CC-Link Safety specification—Part 1:Overview/Protocol

標準號:GB/Z 29496.1-2013

獲取原文 如何獲取原文?問客服 獲取原文,即可享受本標準狀態變更提醒服務!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Z 29496.1-2013
發布時間:2013-07-19
實施時間:2013-12-15
首發日期: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王春喜、丁露、王麟琨、龔明、歐陽勁松、覃強、高鏡媚、游和平、包偉華、田英明、羅安、王錦標、徐偉華、姜金鎖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工業自動化與控制裝置綜合
ICS分類:工業自動化系統
提出單位: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
起草單位: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北京和利時系統工程有限公司、清華大學、東風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自動化儀表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川儀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天華化工機械及自動化研究設計院、中國CC-Link用戶組織
歸口單位:全國工業過程測量和控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124)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全國工業過程測量和控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124)

標準簡介

GB/Z29496《控制與通信網絡CC-LinkSafety規范》分為以下3個部分:———第1部分:概述/協議;———第2部分:行規;———第3部分:實現。本部分為GB/Z29496的第1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本部分修改采用CC-LINK協會標準BAP-C1603-001-C《CC-LinkSafety規范 概述/協議》本部分在技術內容上與原先進國家技術文件沒有差異,為方便我國用戶使用,在文本結構編排上進行了以下調整:———重新改寫了本部分前言;———根據文中引用標準情況,修改原文第3章規范性引用文件并作為本部分第2章;———將原文第4章術語和縮略語作為本部分第3章;———將原文第2章應用范圍作為本部分的第4章。本部分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提出。本部分由全國工業過程測量和控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24)歸口。本部分起草單位: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北京和利時系統工程有限公司、清華大學、東風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自動化儀表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川儀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天華化工機械及自動化研究設計院、中國CC-Link用戶組織。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春喜、丁露、王麟琨、龔明、歐陽勁松、覃強、高鏡媚、游和平、包偉華、田英明、羅安、王錦標、徐偉華、姜金鎖。

標準摘要

GB/Z29496《控制與通信網絡CC-LinkSafety規范》分為以下3個部分:
———第1部分:概述/協議;
———第2部分:行規;
———第3部分:實現。
本部分為GB/Z29496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部分修改采用CC-LINK協會標準BAP-C1603-001-C《CC-LinkSafety規范 概述/協議》本部分在技術內容上與原先進國家技術文件沒有差異,為方便我國用戶使用,在文本結構編排上進行了以下調整:
———重新改寫了本部分前言;
———根據文中引用標準情況,修改原文第3章規范性引用文件并作為本部分第2章;
———將原文第4章術語和縮略語作為本部分第3章;
———將原文第2章應用范圍作為本部分的第4章。
本部分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提出。
本部分由全國工業過程測量和控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24)歸口。
本部分起草單位: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北京和利時系統工程有限公司、清華大學、東風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自動化儀表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川儀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天華化工機械及自動化研究設計院、中國CC-Link用戶組織。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春喜、丁露、王麟琨、龔明、歐陽勁松、覃強、高鏡媚、游和平、包偉華、田英明、羅安、王錦標、徐偉華、姜金鎖。

標準目錄

前言 Ⅶ
1 范圍 1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1
3 術語和定義 1
4 應用范圍 3
5 CC-LinkSafety系統概述 4
5.1 配置 4
5.2 CC-Link版本和功能 4
5.3 各類型站之間的通信 6
5.4 通信規范 7
6 協議概述 9
6.1 協議結構 10
6.2 安全協議概述 10
6.2.1 安全協議的構成 10
6.2.2 安全數據 11
6.3 CC-LinkSafety運行概述 13
6.3.1 數據鏈路層通信階段 15
6.3.2 應用層通信階段 15
7 應用層 17
7.1 服務和服務處理 18
7.1.1 安全數據保護信息管理 20
7.1.2 安全循環傳輸 29
7.1.3 本站/其他站信息和狀態管理 35
7.1.4 安全站參數管理 42
7.1.5 標準瞬時傳輸 45
7.2 協議 45
7.2.1 握手處理 46
7.2.2 安全初始化階段處理 47
7.2.3 安全刷新階段處理 81
7.2.4 安全差錯處理階段 82
7.2.5 其他通信功能 95
7.2.6 監視定時器 118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差錯和措施列表 122
A.1 在安全主站接收到的數據中檢測到差錯 122
A.2 在安全從站接收到的數據中檢測到差錯 123
附錄B(資料性附錄) CRC32 125
參考文獻 126
圖1 工廠自動化網絡結構 4
圖2 構成CC-LinkSafety系統的站類型 4
圖3 由安全主站和安全從站構成的系統實例 6
圖4 由安全主站、安全從站和標準從站構成的系統配置 7
圖5 協議結構比較 9
圖6 協議結構 10
圖7 CC-Link協議棧的數據傳輸路徑 11
圖8 CC-LinkSafety協議棧的數據傳輸路徑 11
圖9 安全數據發送 12
圖10 安全數據接收 13
圖11 安全主站→ 安全從站發送的數據格式(安全從站:占用1個邏輯站) 14
圖12 安全從站→ 安全主站發送的數據格式(安全從站:占用1個邏輯站) 14
圖13 安全主站→ 安全從站發送的數據格式(安全從站:占用2個邏輯站) 15
圖14 安全從站→ 安全主站發送的數據格式(安全從站:占用2個邏輯站) 15
圖15 安全主站狀態轉換 16
圖16 安全從站狀態轉換 17
圖17 應用層 17
圖18 安全數據保護信息管理概述 21
圖19 安全數據保護信息生成(用于數據傳輸) 22
圖20 安全數據保護信息證實(用于數據接收) 23
圖21 RNO 轉換 24
圖22 狀態轉換 24
圖23 RNO 更新序列的例子 26
圖24 系統組態示例 27
圖25 安全主站輪詢和刷新數據的示例 27
圖26 安全從站響應(刷新)數據的示例 27
圖27 幀結構 28
圖28 安全主站的CMD、LID和RNO 格式 32
圖29 安全從站的CMD、LID和RNO 格式 32
圖30 PSD配置 33
圖31 型號類型代碼(站信息) 37
圖32 型號類型代碼(節點信息) 37
圖33 型號類型代碼(類型) 38
圖34 安全從站參數格式 44
圖35 握手處理 47
圖36 安全初始化階段處理流程(正常順序) 47
圖37 連接建立證實處理步驟 49
圖38 支持功能信息 51
圖39 連接建立證實處理步驟(模式A1) 52
圖40 連接建立證實處理步驟(模式B) 53
圖41 連接建立證實處理步驟(模式C) 55
圖42 連接建立證實處理步驟(模式A2) 57
圖43 產品信息結構和分割發送示例 61
圖44 產品信息驗證處理步驟(模式A) 62
圖45 產品信息驗證處理步驟(模式B) 66
圖46 安全從站參數傳輸處理步驟 69
圖47 ROM 存儲參數驗證數據格式 70
圖48 安全主站發送的安全從站參數內容 70
圖49 參數設置狀態和參數傳輸狀態的內容 71
圖50 安全從站參數的傳輸(當占用1個邏輯站時) 71
圖51 安全從站參數的傳輸(當占用2個邏輯站時) 72
圖52 安全從站參數傳輸處理流程(模式A[正常]) 73
圖53 安全從站參數傳輸處理過程(模式B[差錯]) 75
圖54 安全從站參數傳輸處理過程(模式C[差錯]) 76
圖55 當RAM 存儲參數接收自安全主站時 77
圖56 當ROM 存儲參數接收自安全主站時 77
圖57 當CRC32驗證(匹配)后未從安全主站接收到ROM 存儲參數(當接收到參數設置
狀態=1,參數傳輸狀態=0) 78
圖58 當沒有執行CRC32驗證且未接收到ROM 存儲參數(當接收到參數設置狀態=0) 78
圖59 安全刷新啟動證實處理過程 80
圖60 安全刷新數據通信處理過程 81
圖61 安全差錯處理階段流程 82
圖62 差錯信息格式 83
圖63 差錯類別內容 84
圖64 差錯信息數據流(當占用1個邏輯站時) 85
圖65 差錯信息數據流(當占用2個邏輯站時) 86
圖66 差錯通知PSD的內容 87
圖67 差錯信息數據流(當多個差錯信息一次性發送時) 88
圖68 差錯信息傳輸處理過程 89
圖69 強制終止處理程序 94
圖70 安全主站輪詢和刷新數據 95
圖71 時鐘數據 95
圖72 瞬時數據結構 96
圖73 時鐘數據格式 98
圖74 安全從站內部信息訪問處理的過程 99
圖75 安全主站階段轉換 100
圖76 安全從站階段轉換 100
圖77 請求數據的結構 101
圖78 響應數據的結構 102
圖79 請求/響應數據的數據格式 103
圖80 讀處理的請求數據結構 105
圖81 讀處理的響應數據結構 105
圖82 寫處理的請求數據結構 106
圖83 寫處理的響應數據結構 106
圖84 清除處理的請求數據結構 106
圖85 清除處理的響應數據結構 106
圖86 安全從站內部信息讀處理流程 107
圖87 安全從站內部信息寫處理過程 111
圖88 安全從站產品信息清除處理流程 115
圖89 安全監視定時器的工作示例 120
圖90 安全數據監視定時器的工作示例 121
表1 主站的功能 5
表2 遠程I/O 站的功能 5
表3 遠程設備站的功能 6
表4 各類型站間的通信(循環傳輸) 7
表5 通信規范 7
表6 每個安全從站的鏈接容量(在V1.12和V1.13協議中) 8
表7 每個標準從站的鏈接容量(在V1.00協議中) 8
表8 通信階段列表 16
表9 應用層服務和服務處理 18
表10 接口數據列表 18
表11 安全站循環傳輸服務接口列表 20
表12 發送站信息/接收站信息 22
表13 安全數據保護信息 23
表14 CRC計算期間的發送站信息和接收站信息 24
表15 安全數據保護信息驗證 24
表16 CRC32驗證計算期間的發送站和接收站信息 24
表17 每個狀態的處理 25
表18 RNO 差錯時的處理 26
表19 安全循環傳輸數據 29
表20 傳輸數據和長度 30
表21 接收的數據和長度 30
表22 接收數據校驗 31
表23 握手差錯處理 32
表24 鏈路ID(LID) 32
表25 命令(CMD) 33
表26 傳輸數據類型列表(安全主站) 34
表27 傳輸數據類型列表(安全從站) 34
表28 傳輸數據類型和功能位 35
表29 本站管理信息 36
表30 其他站管理信息 38
表31 網絡參數 38
表32 本站狀態信息 39
表33 ST1/ST2信息(安全主站→ 安全從站) 40
表34 ST1/ST2信息(安全從站→ 安全主站) 41
表35 當前狀態信息 42
表36 參數定義 42
表37 安全從站參數信息 43
表38 參數號 43
表39 安全從站參數 43
表40 標準瞬時傳輸 45
表41 處理列表 45
表42 各數據區的應用(安全主站) 46
表43 各數據區的應用(安全從站) 46
表44 連接建立證實處理的描述 48
表45 連接建立證實處理中的通信數據 50
表46 連接建立證實處理模式 51
表47 產品信息驗證處理 61
表48 網絡參數信息和實際參數信息的驗證組合 62
表49 安全從站參數傳輸處理 69
表50 安全從站參數傳輸處理模式 72
表51 安全從站參數設置和規范 78
表52 安全刷新啟動證實處理內容 79
表53 安全數據通信處理內容 81
表54 差錯信息傳輸處理內容 83
表55 在差錯信息傳輸處理過程中握手差錯的處理 91
表56 差錯類別和差錯項列表 91
表57 強制終止處理內容 94
表58 強制終止類型 95
表59 瞬時數據元素和各自的大小 96
表60 瞬時數據元素的內容 97
表61 安全從站內部信息訪問處理的內容 99
表62 請求數據 101
表63 響應數據 102
表64 內部信息請求內容和內部信息響應內容 104
表65 內部信息類型和內部信息類型內容 104
表66 完成狀態類型 104
表67 監視定時器 118
表68 安全監視定時器的運行條件(安全主站) 119
表69 安全監視定時器的運行條件(安全從站) 119
表70 安全監視定時器超時處理 119
表71 安全數據監視定時器設定條件(安全從站適用) 120
表72 安全數據監視超時處理(安全從站適用) 121
表A.1 差錯和措施(安全主站) 122
表A.2 對安全主站檢測到的差錯的措施 122
表A.3 差錯和措施(安全從站) 123
表A.4 對安全從站檢測到的差錯的措施 124
表B.1 不同CRC32報文長度的最小海明距離(HD) 125

替代情況

會員注冊/登錄后查看詳情

引用標準

會員注冊/登錄后查看詳情

本標準相關公告

會員注冊/登錄后查看詳情

采標情況

會員注冊/登錄后查看詳情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