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在线观看_亚洲免费观看视频网站_国产盗摄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国产一级 - 日本在线观看一区

歡迎來到寰標網!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會員

聲系統設備 第7部分:頭戴耳機和耳機測量方法 現行

Sound system equipment—Part 7:Methods of measurement on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標準號:GB/T 12060.7-2013

獲取原文 如何獲取原文?問客服 獲取原文,即可享受本標準狀態變更提醒服務!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12060.7-2013
發布時間:2013-12-31
實施時間:2014-07-15
首發日期: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沈勇、劉萬有、江超、盧峰。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印象、電聲設備
ICS分類:放大器
提出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起草單位:南京大學、富士高實業控股有限公司中名(東莞)電子有限公司、歌爾聲學股份有限公司。
歸口單位:全國音頻、視頻及多媒體系統與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242)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全國音頻、視頻及多媒體系統與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242)

標準簡介

GB/T12060的本部分規定了頭戴耳機和耳機的測量方法。本部分適用于在人耳上及耳內使用的頭戴耳機、頭戴耳機-傳聲器組(頭戴耳機-送話器組)、耳機和耳機-傳聲器組(耳機-送話器組)。本部分也適用于構成完整的頭戴耳機系統所必需的組合件,例如前置放大器、無源網絡和電源。本部分不涉及:———安全,其宜參考GB8898—2011或者其他合適的標準;———頭戴耳機-傳聲器組的傳聲器的特性,其宜參考GB/T12060.4;———助聽器所用耳機和其他設備,其宜參考GB/T25102.100;———聽力測定用的頭戴耳機;———有源護耳系統的耳機及其組合件(盡管一些條款可能適用)。

標準摘要

GB/T12060《聲系統設備》分為以下若干部分:
———第1部分:概述;
———第2部分:一般術語解釋和計算方法;
———第3部分:聲頻放大器測量方法;
———第4部分:傳聲器測量方法;
———第5部分:揚聲器主要性能測試方法;
———第6部分:輔助無源元件;
———第7部分:頭戴耳機和耳機測量方法;
———第8部分:自動增益控制器件;
———第9部分:人工混響、時間延遲和頻移裝置測量方法;
———第10部分:峰值節目電平表;
———第11部分:聲系統設備互連用連接器的應用;
———第12部分:廣播及類似聲系統用連接器的應用;
———第13部分:揚聲器聽音試驗;
———第14部分:圓形和橢圓形揚聲器,外形尺寸和安裝尺寸;
———第16部分:由語言傳輸指數(STI)對語言可懂度的客觀等級評估;
———第17部分:標準音量表;
———第18部分:峰值節目電平表-數字音頻峰值電平表。
本部分為GB/T12060的第7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6832—1986《頭戴耳機測量方法》,與GB/T6832—1986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增加了第1章“范圍”、第2章“規范性引用文件”、第4章“一般規定”;
———用第3章“術語和定義”代替GB/T6832—1986的“術語解釋”;
———刪除了GB/T6832—1986的第3章“主要測量儀器及要求”;
———增加了第5章“規范條件和測量條件”、6.1“電源”、6.2.3“額定源阻抗”、6.3.1“額定源電動勢”、
6.3.2“輸入電壓的限定值”;
———刪除了GB/T6832—1986的4.4“最大噪聲電壓”、4.5“最大正弦電壓”、4.6“最大噪聲功率”、4.7“純音檢聽”;
———增加了6.3.4“模擬節目信號特性電壓”、6.3.5“以A 計權特性和自由場響應補償修正的模擬節
目信號特性電壓”、6.3.6“保護裝置”、6.4“輸入功率”、6.5“聲壓(級)”、6.6.4“擴散場比較頻率響
應”、6.6.5“自由場和擴散場耳道聲壓級頻率響應”、6.7.4“差頻失真”、6.8“額定氣候條件”、6.14“物理特性、線材和接插件”、第7章“特性分類”;
———刪除了GB/T6832—1986的4.10“特性聲壓級(靈敏度)”;
———刪除了GB/T6832—1986的附錄A、附錄B、附錄C、附錄D;
———增加了附錄A“頭戴耳機和耳機測量用的耳廓模擬器”、附錄B“用于耳道內的傳聲器的使用規范和條件”、附錄C“自由場比較條件的實施細則”、附錄D“擴散場比較條件的實施細則”、附錄E“主觀比較條件和耳道聲壓級條件的實施細則”;
———增加了“參考文獻”。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EC60268-7:2010《聲系統設備 第7部分:頭戴耳機和耳機》。
本部分與IEC60268-7:2010相比在結構上有所調整,本部分將IEC60268-7:2010的第4章、第5章合
并為第4章“一般規定”,刪除了IEC60268-7:2010中第6章“用戶須知”。因此,本部分從第5章開始編號是IEC60268-7:2010的章編號減2。例如,IEC60268-7:2010文件中的7.1,在本部分中編號為5.1。
本部分與IEC60268-7:2010相比存在技術性差異,這些差異涉及的條款已通過在其外側頁邊空白位置的垂直單線(|)進行了標示。技術性差異及其原因如下:
———在3.7、3.8和3.9中,根據ITU-TP.57部分內容,增加了耳塞式耳機、壓耳式耳機和貼耳甲式
耳機的尺寸方面的信息,并給出了耳罩式耳機和耳廓相耦合的詳細信息。增加的相關信息使定義更加明確。
本部分對IEC60268-7:2010作了以下編輯性修改:
———修改了IEC60268-7:2010中一些編號錯誤;
———修改了IEC60268-7:2010中幾處內容缺失;
———刪除了IEC60268-7:2010中第6章“用戶須知”。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
本部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國音頻、視頻及多媒體系統與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42)歸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單位:南京大學、富士高實業控股有限公司中名(東莞)電子有限公司、歌爾聲學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沈勇、劉萬有、江超、盧峰。
本部分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GB/T6832—1986。

標準目錄

前言 Ⅲ
1 范圍 1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1
3 術語和定義 2
4 一般規定 4
4.1 分類、命名、編碼 4
4.2 接線端子、控制器和極性的標志 7
5 規范條件和測量條件 7
5.1 額定條件 7
5.2 標準測量條件 7
5.3 耦合腔和耳模擬器 8
5.4 模擬節目信號測量條件 8
5.5 響度比較條件 9
5.6 耳道聲壓級測量條件 9
6 特性解釋及其測量方法 9
6.1 電源 9
6.2 電阻抗 10
6.3 輸入電壓 10
6.4 輸入功率 13
6.5 聲壓(級) 13
6.6 頻率響應 14
6.7 幅度非線性 18
6.8 額定氣候條件 19
6.9 外電場和/或外磁場 19
6.10 不需要的聲輻射 20
6.11 聲衰減 20
6.12 多通道頭戴耳機的串音衰減 20
6.13 額定夾力 21
6.14 物理特性、線材和接插件 21
7 特性分類 21
附錄A (規范性附錄) 頭戴耳機和耳機測量用的耳廓模擬器 23
附錄B(規范性附錄) 用于耳道內的傳聲器的使用規范和條件 31
附錄C(資料性附錄) 自由場比較條件的實施細則 32
附錄D(資料性附錄) 擴散場比較條件的實施細則 33
附錄E(資料性附錄) 主觀比較條件和耳道聲壓級條件的實施細則 34
參考文獻 35
圖1 不同類型的耳機及其與耳廓和/或耳道入口的空間關系的水平剖面示意圖 5
圖2 四種可能結構的圖示:聲開放式或聲封閉式,以及后封閉式或后開放式 6
圖3 采用模擬節目信號的測量示意圖 8
圖A.1 推薦耳廓模擬器外形 23
圖A.2 推薦耳廓模擬器坐標 24
圖A.3 推薦耳廓模擬器的截面形狀和尺寸(水平截面) 25
圖A.4 推薦耳廓模擬器的截面形狀和尺寸(垂直截面) 28
表1 特性分類 21

替代情況

會員注冊/登錄后查看詳情

引用標準

會員注冊/登錄后查看詳情

本標準相關公告

會員注冊/登錄后查看詳情

采標情況

會員注冊/登錄后查看詳情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