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羊毛纖維直徑試驗方法投影顯微鏡法

Wool—Determination of fiber diameter—Projection microscope method
標準號:GB/T 10685-2007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10685-2007
發布時間:2007-06-21
實施時間:2007-09-01
首發日期:1989-03-31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浦松丹、陳紹敏、胡蓓芬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毛半制品
ICS分類:天然纖維
提出單位:中國纖維檢驗局
起草單位:上海市纖維檢驗所
歸口單位:中國纖維檢驗局
發布部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主管部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了用投影顯微鏡測定羊毛纖維直徑的試驗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各種類型的毛絨纖維及經受過各種工藝處理后橫截面沒有明顯變型的毛絨纖維,亦適用于橫截面接近圓形的其他纖維。
標準摘要
本標準修改采用ISO137:1975《羊毛 纖維直徑的測定 投影顯微鏡法》(英文版)。 本標準與ISO137:1975的主要技術性差異: ---含脂毛、洗凈毛試驗試樣取樣方法:本標準方法A 取樣方法同ISO137,仲裁時使用;考慮到方法A 的復雜性,本標準增加了方法B,多點取樣法,用于常規測試; ---同ISO137:1975相比,增加了散纖維試驗試樣的制備; ---計算公式的改變:ISO137:1975用假定平均直徑的計算公式,本標準改用更科學的加權平均直徑計算。 本標準代替GB/T10685-1989《羊毛纖維直徑試驗方法 投影顯微鏡法》。 本次修訂結合國內使用情況,作了如下修改: ---增加了適用范圍,本標準亦適用毛絨纖維直徑檢測(1989版的第1章;本版的第1章); ---增加了一個引用標準(本版的第2章); ---增加了三個名詞術語(本版的3.4、3.6、3.7); ---修改了批樣、試驗室樣品、試驗試樣的定義(1989版的3.2、3.3、3.4;本版的3.2、3.3、3.5); ---修改了方法B楔形尺的使用范圍(1989版的5.2;本版的5.2); ---增加了不宜使用的粘性介質(1989年版的5.5;本版的5.5); ---明確了取樣方法標準(1989年版的7.1和10.1;本版的7.1和8.1); ---修改了方法B毛條試驗試樣切取長度(1989版的10.3.2;本版的8.3.2); ---增加了散纖維試樣的制備(本版的7.4和8.4); ---修改了計算結果表示的標題和計算公式(1989版的9.1和12.1;本版的10.1); ---修改了標準的編排格式(見第7、8章); ---合并了原附錄A 和附錄B,并修改了附錄A 的格式。 本標準的附錄A、附錄B為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由中國纖維檢驗局提出。 本標準由中國纖維檢驗局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上海市纖維檢驗所。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浦松丹、陳紹敏、胡蓓芬。 本標準1989年首次發布,本次為第一次修訂。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