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eel wire ropes for general purpose
標準號:GB/T 20118-2006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20118-2006
發布時間:2006-03-01
實施時間:2006-09-01
首發日期:1988-02-29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房義萍、楊紅英、張德英、邢永最、張平萍等
作廢日期:2018-09-01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鋼絲、鋼絲繩
ICS分類:鋼絲、鋼絲繩和環節鏈
提出單位:中國鋼鐵工業協會
起草單位:貴州鋼繩股份有限公司、鞍鋼集團鋼繩廠、鄭州金屬制品研究院、江蘇神王金屬制品有限公司、南通長江鋼繩廠、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
歸口單位:全國鋼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中國鋼鐵工業協會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了鋼絲繩的分類、訂貨內容、材料、技術要求、檢查與試驗、驗收方法、包裝、標志及質量證明書。本標準適用于機械、建筑、船舶、漁業、林業、礦業、貨運索道等行業使用的各種圓股鋼絲繩。
標準摘要
本標準在主要技術內容上修改采用ISO/DIS2408:2002《一般用途鋼絲繩最低要求》,并參照了 ISO223211990《一般用途非合金鋼絲繩和粗直徑鋼絲繩用拉拔鋼絲規范》相關內容。在附錄A中列 出了本標準條款和國際標準條款的對照一覽表。 由于我國法律要求和工業的特殊要求,本標準在采用國際標準時進行了修改。這些技術性差異用 垂直單線標識在它們所涉及的條款的頁邊空白處。在附錄B中給出了技術性差異及其原因的一覽表 以供參考。 本標準還做了下列編輯性修改: a)本國際標準一詞改為本標準,; b)用小數點.代替作為小數點的逗號,; c)刪除國際標準的前言。 本標準代替GB/T8918-1996(鋼絲繩》的相應部分。 本標準與GB/T8918-1996相比,技術內容主要變化如下: 增加了16個結構。 17X7類分為18X7和18X19類 -股結構的表示順序改為從中心絲到外層絲。 -鋼絲繩長度允許偏差大于1000m為。-+2%a -增加了抗拉強度級別(光面、B類1960MPa,2160MPa,AB類1870MPa,1960MPa,A類1870MPa). -鋼絲繩直徑范圍改為0.6mm-60mm,鋼絲繩公稱直徑用D,表示。 -鋼絲的直徑范圍為0.15mm-4.4mm,鋼絲公稱直徑用d,表示。 -加大鋼絲繩的捻距倍數,點接觸8倍,線接觸7.25倍。 -增加單股鋼絲繩外層股的捻距倍數,不大于10.5倍。 -增加四股圓股鋼絲繩的捻距倍數,不大于9倍 -取消鋼絲繩或其股繩在全長上有不大于實測平均捻距士3%的偏差規定。 -調整了6X19(6)類纖維芯和鋼芯、6X37(6)類鋼芯的重量系數,分開了18X7類、18X19類、34X7類別中的纖維芯和鋼芯的重量系數和破斷拉力系數 -拆股鋼絲彎曲和扭轉次數保留了原標準的規定并作適當調整。 -增加了直徑0.15^0.2mmB類鋼絲的最小鋅層質量。 -鋼絲繩部分拆股試驗允許的低值鋼絲根數作調整(除單股繩):抗拉強度、彎曲、扭轉按試驗數的20% -去掉了對鋼絲繩用途級別的判定。 -品種表中的有效數字位數保留重新計算,與ISO/DIS2408:2002一致(保留三位)。 -第四章改為訂貨內容,原來各章依此類推。 -增加本標準與ISO/DIS2408:2002條款的對照一覽表。 -增加本標準與ISO/DIS2408:2002技術性差異及其原因。 -取消鋼絲繩用途推薦表。 本標準的附錄A、附錄B為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提出。 GB/T20118-2006 本標準由全國鋼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貴州鋼繩股份有限公司、鞍鋼集團鋼繩廠、鄭州金屬制品研究院、江蘇神王金屬制品有限公司、南通長江鋼繩廠、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房義萍、楊紅英、張德英、邢永最、張平萍、胡美燕、何培良、黃建明、王玲君、唐嵐 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GB1102-1974,GB8918-1988,GB/T8918-1996。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