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聲系統設備 第3部分:聲頻放大器測量方法

Sound system equipment—Part 3:Methods of measurement on audio amplifiers
標準號:GB/T 12060.3-2011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12060.3-2011
發布時間:2011-10-31
實施時間:2012-02-01
首發日期:1988-04-08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沈勇、張志強、楊軍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印象、電聲設備
ICS分類:放大器
提出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起草單位:南京大學聲學研究所、江蘇省電子信息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國光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歸口單位:全國音頻、視頻及多媒體系統與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242)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全國音頻、視頻及多媒體系統與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242)
標準簡介
本部分規定了放大器規范中應給出的特性,以及其相應的測量方法。本部分適用于組成專業或家用聲系統的模擬放大器以及模擬/數字放大器中的模擬部分。一般地說,所給出的測量方法是與定義有最直接關系的,但并不排除采用能得到等效結果的其他方法。本 部分規定的額定條件和標準測量條件,下文中即作為規范和測量的條件。
標準摘要
GB/T12060《聲系統設備》分為以下各部分: ———第1部分:概述; ———第2部分:一般術語解釋和計算方法; ———第3部分:聲頻放大器測量方法; ———第4部分:傳聲器測量方法; ———第5部分:揚聲器主要性能測試方法; ———第6部分:輔助無源元件; ———第7部分:頭戴耳機測量方法; ———第8部分:自動增益控制器件; ———第9部分:人工混響、時間延遲和頻移裝置測量方法; ———第10部分:峰值節目電平表; ———第11部分:聲系統設備互連用連接器的應用; ———第12部分:廣播及類似聲系統用連接器的應用; ———第13部分:揚聲器聽音試驗; ———第14部分:圓形和橢圓形揚聲器,外形尺寸和安裝尺寸; ———第16部分:由語言傳輸指數(STI)對語言可懂度的客觀等級評估; ———第17部分:標準音量表; ———第18部分:峰值節目電平表-數字音頻峰值電平表。 本部分為GB/T12060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部分采用翻譯法等同采用IEC60268-3:2000《聲系統設備 第3部分:放大器》(英文版)。 本部分作了下列編輯性修改: a) 用小數點‘.’代替作為小數點的逗號‘,’; b) 刪除國際標準的前言; c) 圖2b)中“過載恢復時間=t1-t2”改為“過載恢復時間=t3-t2”。 本部分是對GB/T9001—1988《聲系統設備 第3部分:放大器》的修訂。 本部分與GB/T9001—1988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a) 增加3.1.2h); b) 刪除GB/T9001—1988中3.2.4“電源的影響”; c) 刪除GB/T9001—1988中第5章“額定源阻抗”; d) 刪除GB/T9001—1988中第8章“特殊的操作說明”; e) 改變GB/T9001—1988中16.4.2“測量方法”的內容; f) 增加14.5.2.2.3“用電橋測量輸入阻抗”; g) 增加14.5.2.2.4“使用源電阻的兩個阻值測量輸入阻抗”; h) 增加GB/T9001—1988中18.1“額定負載阻抗”中的表格內容; i) 改變GB/T9001—1988中19.2.1“特性解釋”的內容; j) 增加14.8“保護電路特性”和14.9“額定(失真限制)輸出電壓或功率的持續時間”; k) 增加GB/T9001—1988中22.4.1“特性解釋”的內容; l) 增加14.12.7.2f); m) 增加14.12.8.2j)和k); n) 增加14.12.11“計權總諧波失真”; o) 重新規定GB/T9001—1988中第25章“平衡”的內容; p) 刪除GB/T9001—1988中第26章“外界影響”和第27章“雜散磁場”; q) 刪除GB/T9001—1988中第31章“規定特性的分類”,將分類原則應用到有關條款中; r) 本部分的章、條編號與IEC60268-3:2000《聲系統設備 第3部分:放大器》(英文版)保持一致。 本部分代替GB/T9001—1988《聲系統設備 第3部分:放大器》。 本部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國音頻、視頻及多媒體系統與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42)歸口。 本部分起草單位:南京大學聲學研究所、江蘇省電子信息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國光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沈勇、張志強、楊軍。 本部分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GB/T9001—1988。 |
標準目錄
前言 Ⅴ 1 范圍 1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1 3 條件 1 3.1 額定條件和標準測量條件 1 3.1.1 引言 1 3.1.2 額定條件 2 3.1.3 標準測量條件 2 3.2 其他條件 2 4 工作類別 2 5 可互換部件 3 6 自動控制器 3 7 電源 3 8 音量控制器的位置 3 9 測量的預備狀態 3 10 系列的測量 4 11 可變功耗設備 4 12 標志 4 13 工作環境 4 14 特性解釋及相應的測量方法 4 14.1 電源的基本特性 4 14.1.1 特性解釋 4 14.1.2 測量方法 5 14.2 (長期)電源電壓變化的容差 5 14.2.1 特性解釋 5 14.2.2 測量方法 5 14.3 電源頻率變化的容差 6 14.3.1 特性解釋 6 14.3.2 測量方法 6 14.4 電源諧波和紋波的容差 6 14.4.1 特性解釋 6 14.4.2 測量方法 7 14.5 輸入特性 7 14.5.1 額定源阻抗,特性解釋 7 14.5.2 輸入阻抗7 Ⅰ 14.5.3 額定源電動勢,特性解釋 8 14.5.4 對應于額定失真限制的輸出電壓的最小源電動勢 8 14.6 輸出特性 9 14.6.1 額定負載阻抗,特性解釋 9 14.6.2 輸出源阻抗 9 14.6.3 失真限制的輸出電壓和功率 10 14.6.4 調整率 11 14.6.5 過載恢復時間 11 14.7 限幅特性 11 14.7.1 過載源電動勢 11 14.7.2 短期最大輸出電壓和功率 12 14.7.3 長期最大輸出電壓和功率 12 14.7.4 溫度限制的輸出功率 13 14.8 保護電路特性 13 14.8.1 概述 13 14.8.2 對存在隱患的電壓電流輸出組合的保護 14 14.8.3 直流偏移保護電路特性 15 14.9 額定(失真限制的)輸出電壓或功率的持續時間 16 14.9.1 概述 16 14.9.2 特性解釋 16 14.9.3 測量方法 17 14.10 增益 17 14.10.1 電壓增益和電動勢增益 17 14.10.2 最大電動勢增益 17 14.10.3 音量控制器的衰減特性 17 14.10.4 多通道設備中平衡控制器的衰減特性 18 14.11 響應 18 14.11.1 增益-頻率響應 18 14.11.2 增益限制的有效頻率范圍 19 14.11.3 失真限制的有效頻率范圍 19 14.11.4 相位-頻率響應 19 14.12 幅度非線性 20 14.12.1 概述 20 14.12.2 額定總諧波失真 20 14.12.3 標準測量條件下的總諧波失真莀_udpa__ 20 14.12.4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