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貴金屬、廉金屬熱電偶絲熱電動勢 測量方法

Methods for measuring the thermoelectric force of noble metal and base matal thermocouple wires
標準號:GB/T 16701-2010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16701-2010
發布時間:2010-12-01
實施時間:2011-05-01
首發日期:1996-12-19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吳承汕、唐銳、何倫英、孫炯、付志勇、鄒華、余大才、康文捷、萬偉建、王伯偉、袁勤華、吳興華、潘百來、周步余、殷成樓、楊永剛、侯素蘭、王沁、李福洪、張力群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儀器、儀表用材料和元件
ICS分類:溫度測量儀器儀表
提出單位: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
起草單位:重慶儀表材料研究所、寧波奧崎自動化儀表設備有限公司、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紹興春暉自動化儀表有限公司等
歸口單位:全國儀表功能材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419)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全國儀表功能材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419)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了用比較法測量貴金屬和廉金屬熱電偶絲熱電動勢的方法。本標準適用于分度號為S、R 和B的貴金屬熱電偶絲在300℃~1600℃各段溫度范圍內的熱電動勢測量以及分度號為K、T、E、J和N 的廉金屬熱電偶絲在-196 ℃~1200 ℃各段溫度范圍內的熱電動勢測量。對于其他類型的貴金屬、廉金屬熱電偶絲亦可參照采用。本標準不適用于鎧裝熱電偶材料的熱電動勢的測量。
標準摘要
本標準代替GB/T16701.1—1996《熱電偶材料試驗方法 第1部分:貴金屬熱電偶絲熱電動勢測量方法》和GB/T16701.2—1996《熱電偶材料試驗方法 第2部分:廉金屬熱電偶絲熱電動勢測量方法》。 本標準與GB/T16701.1—1996和GB/T16701.2—1996相比,除了編輯、文字、格式上的修訂外,其主要變化如下: ———增加了比較法的術語和定義; ———刪除了有關測試數據記錄表的附錄。 在貴金屬熱電偶絲熱電動勢測量方法方面: ———測量溫度范圍為300℃~1600℃; ———測量溫度點中以鋁凝固點(660.323℃)代替銻凝固點(630.63℃); ———B型偶絲的檢測溫度點修改為:1100℃、1300℃、1500℃; ———增加了S、R、B型標準級偶絲檢測溫度點并在標準器的選擇上進行了相應的規定; ———將高溫管形檢定爐爐長修改為600mm,對后面裝爐中規定的B型熱電偶絲插入深度修改為300mm; ———增加了S、R型和B型標準級偶絲的穩定度退火時間和溫度。 在廉金屬熱電偶絲熱電動勢測量方法方面: ———對參考純鉑絲的要求修改為其在0 ℃ ~100 ℃ 溫度范圍內的平均電阻溫度系數值應≥0.003920; ———管狀檢定爐的軸向溫場修改為最高均勻溫場中心與檢定爐的幾何中心沿軸線上偏離不應超過10mm,并增加了徑向溫場的規定; ———增加了檢測Ⅰ級偶絲應采用等級不低于一等的標準鉑銠10-鉑熱電偶的要求; ———在捆扎的要求中取消了對支數的規定,修改為:包括標準在內捆扎成束的熱電偶總數應以滿足管形檢定爐的尺寸和對溫場的規定要求為宜。 本標準的附錄A 和附錄B為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由機械工業聯合會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儀表功能材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419)歸口。 本標準負責起草單位:重慶儀表材料研究所。 本標準參加起草單位:寧波奧崎自動化儀表設備有限公司、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紹興春暉自動化儀表有限公司、昆山萬通儀表材料有限公司、重慶川儀十七廠有限公司、重慶川儀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金屬功能材料分公司、常州市潞城偉業合金廠、江蘇華鑫合金有限公司、樂清市華東儀表廠、安徽鑫國儀表有限公司、安徽天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藍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甘肅白銀西北銅加工有限責任公司、遼寧省計量科學研究院、上海嘉翎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昆明大方自動控制科技有限公司、德州群力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吳承汕、唐銳、何倫英、孫炯、付志勇、鄒華、余大才、康文捷、萬偉建、王伯偉、袁勤華、吳興華、潘百來、周步余、殷成樓、楊永剛、侯素蘭、王沁、李福洪、張力群。 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GB/T16701.1—1996;GB/T16701.2—1996。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