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橡膠配合劑 炭黑 在丁腈橡膠中的鑒定方法

Rubber compounding ingredients—Carbon black—Method of evaluation in NBR(Acrylonitrile-Butadiene Rubber)
標準號:GB/T 15339-2008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15339-2008
發布時間:2008-06-18
實施時間:2009-02-01
首發日期:1994-12-22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陳靜、吳源俊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炭黑
ICS分類:橡膠合成配料
提出單位: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起草單位: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
歸口單位:全國橡膠與橡膠制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炭黑分技術委員會(SAC/TC 35/SC 5)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了在每張軟磁盤(FDC)上標注的標識符,以及未記錄軟磁盤的包裝盒(箱)上標注的最少信息。
標準摘要
本標準修改采用ASTM D3187-2006《橡膠的試驗方法 NBR(丙烯腈丁二烯橡膠)的評定》(英文版)。 本標準根據ASTM D3187-2006重新起草。在附錄A 中列出了本標準與ASTM D3187-2006的章條編號對照表。 根據我國國情,為方便使用,在采用ASTM D3187-2006時做了一些修改。本標準與ASTM D3187-2006主要差異如下: ---修改了標準名稱; ---引用了與ASTM 標準D412、D1646、D2084、D3182、D3896、D4483、D5289、D6204無對應關系的我國標準(本標準第2章); ---增加了我國標準GB/T 529、GB/T 531、GB/T 1681、GB/T 2449、GB/T 3185、GB3778、GB/T9103(本標準第2章); ---刪除意義和用途(D3187中第3章); ---在表1的技術規格中取消IRM 代碼(ASTM D3187-2006中4.1),改為國家標準號(本標準第3章),方便標準的使用; ---增加了丁腈橡膠的牌號NBR2707,同上版國家標準一致(本標準第3章),細化標準內容; ---未采用包覆2% MgCO3 的硫磺(本標準第3章,D3187表1中的注B),符合我國國情; ---開煉機法的批次因子為3.00(本標準第3章,3505 0 -7.7D3187表1中的注D),與上版標準一致; ---增加輥距0.8mm,將丁腈膠不包輥破料1次。(本標準6.2.2),細化標準內容; ---增加對割刀的要求,便于標準使用者操作(本標準6.2.2第4步驟)細化標準內容; ---增加混煉過程總計時間為(25±0.5)min。,給出操作時間波動范圍(本標準6.2.2)控制標準操作時間; ---增加A 法中膠料復核質量范圍(436.4~440.8)g,方便標準使用(本標準6.2.2.1,D3187中6.2.2.1); ---將并置于平整、干燥、潔凈的金屬平板上冷卻改為按GB/T6038 規定停放(本標準6.2.2.2); ---增加撕裂強度的測定按GB/T529進行,用直角形試樣(本標準7.4.2),與上版標準一致; ---增加硬度的測定按GB/T531進行(本標準7.4.3),與上版標準一致; ---增加回彈性的測定按GB/T1681進行(本標準7.4.5),與上版標準一致; ---增加耐磨性能的測定按GB/T1689進行(本標準7.4.6),與上版標準一致; ---增加試驗結果的表示(本標準第8章),提高標準的操作性; ---刪除精密度和偏差、精密度數據表(ASTM D3187中第8章),精密度另有國家標準; ---增加試驗報告(本標準第9章),符合我國標準內容格式; ---刪除關鍵詞,符合我國標準內容格式。 本標準代替GB/T15339-1994《炭黑在丁腈橡膠中配方及鑒定方法》。 本標準與GB/T15339-1994版本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a) 修改了標準名稱; b) 增加了前言和警告語; c) 刪除了正文標題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和英文名稱及標準號; d) 增加了引用標準導語; e) 增加了國家標準GB/T2941、GB/T2449、GB/T3185、GB3778 、GB/T9103、GB/T9869、GB/T16584(本版第2章); f) 刪除GB/T1233,用GB/T9869代替; g) 促進劑CBS改為TBBS; h) 增加三種混煉方法的配料批次因子(本版第3章); i) 開煉機的稱量精度列在配方表下注B中(本版第3章,1994版6.1.2); j) 密煉機的稱量精度列在配方表下注C 中(本版第3章); k) 增加按GB3778規定采樣(本版第5章); l) 炭黑干燥溫度改為(125±2)℃(本版5.2); m) 刪除混煉要求,相關內容并入開煉機法---方法A中(本版6.2,1994版6.2); n) 開煉機混煉程序列表表示(本版6.2.2); o) 增加將開煉機輥距調至0.8mm,將丁腈膠不包輥破料1次(本版的6.2.2中順序1); p) 增加注:混煉膠料上有明顯粉劑時不準割刀,落到料盤中的物料應保證全部被混入到膠料中(本版6.2.2表2注,上版中6.2.3); q) 將混煉過程總計時間修改為(25±0.5)min(本版6.2.2表2后); r) 增加開煉機復核膠料質量范圍(436.4~440.8)g (本版6.2.2.1); s) 增加微型密煉機法---方法B(本版6.3); t) 增加密煉機法---方法C(本版6.4); u) 刪除初期硫化特性的測定按GB/T1233進行(上版6.4.2); v) 增加膠料的硫化特性按GB/T9869或GB/T16584測試(本版7.3.2); w) 開煉機混煉膠料硫化條件改為:溫度(150±1)℃、時間20 min、40 min、60 min(本版7.2,1994版7.2); x) 增加密煉機混煉膠料的硫化條件為:(150±1)℃×40min(本版7.2); y) 刪除裁刀型號(1994___________版9.1中d)); z) 增加膠料混煉的方法(A 法、B法、C 法)(本版9d)); aa) 增加附錄A。 本標準的附錄A 為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橡膠與橡膠制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炭黑分技術委員會(SAC/TC35/SC5)歸口。 本標準負責起草單位:中橡集團炭黑工業研究設計院。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鄧毅、夏春山、聶素青。 本標準所代替的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 ---GB/T15339-1994。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