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eel wire for prestressing of concrete
標準號:GB/T 5223-2014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5223-2014
發(fā)布時間:2014-06-24
實施時間:2015-04-01
首發(fā)日期: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朱建國、張瑩、張楠、謝鐵橋、余景歧、艾鐵嶺、謝志欽、孟晉忠、王文喜、毛愛菊、藺秀艷、尹一、楊桂瑜、王玲君、劉玉慶、焦安杰、魯志峰、魯永泉、謝瑞萍、華劍平、任翠英。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鋼絲、鋼絲繩
ICS分類:混凝土增強用鋼
提出單位:中國鋼鐵工業(yè)協(xié)會
起草單位: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天津市銀龍預應力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冶金集團中興盛達鋼業(yè)有限公司、遼寧通達建材實業(yè)有限公司、冶金工業(yè)信息標準研究院、日照鋼鐵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天津市泉子金屬制品有限公司、首鋼集團總公司、柳州歐維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歸口單位:全國鋼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183)
發(fā)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zhì)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全國鋼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183)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guī)定了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絲的術語和定義、分類、代號及標記、訂貨內(nèi)容、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許偏差、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guī)則、包裝、標志、質(zhì)量證明書等。本標準適用于預應力混凝土用冷拉或消除應力的低松弛光圓、螺旋肋和刻痕鋼絲,其中冷拉鋼絲僅用于壓力管道。依據(jù)設計和施工方法適宜先張法和后張法制造高效能預應力混凝土結構。
標準摘要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guī)則起草。 本標準代替GB/T5223—2002,與GB/T5223—2002相比主要技術內(nèi)容變化如下: ———取消了普通松弛品種預應力鋼絲; ———冷拉鋼絲僅保留壓力管道用冷拉鋼絲; ———增大了盤重要求,減少了盤內(nèi)徑,增加了重量偏差要求; ———取消了用斷后伸長率代替最大力總伸長率的方法,增加了重量偏差計算方法; ———為減少面積或直徑偏差的影響,用規(guī)定特征荷載值取代了規(guī)定的應力值; ———增加了消除應力鋼絲的規(guī)格; ———規(guī)定了最大力的最大值,取消每一交貨批鋼絲的實際強度不應高于其公稱強度級200MPa; ———將松弛試驗初始應力由公稱抗拉強度百分比改為實際最大力百分比,取消原初始應力為60% 最大力的要求,應進行初始力為實際最大力70%的1000h松弛試驗,如需方要求,也可以做初始力為實際最大力80%的1000h松弛試驗; ———將規(guī)定非比例伸長應力σP0.2改為0.2%屈服力FP0.2,并由公稱抗拉強度百分比改為實際最大力百分比; ———擴大了鐓頭強度檢驗的范圍,不僅局限于供軌枕用鋼絲; ———將公稱直徑大于10mm 鋼絲的反復彎曲試驗修改為彎曲試驗; ———提高了壓力管道用冷拉鋼絲的性能要求; ———試驗方法均執(zhí)行GB/T21839; ———增加了對數(shù)值修約的要求; ———增加了特征值檢驗和交貨檢驗型式試驗要求; ———增加了壓力管道用冷拉鋼絲的氫脆敏感性應力腐蝕試驗附錄。 本標準使用重新起草法參考ISO6934-2:1991《預應力混凝土用鋼 第2部分:冷拉鋼絲》編制,與ISO6934第2部分的一致性程度為非等效,主要差異如下: ———增加了螺旋肋鋼絲; ———增加了強度級別; ———提高了低松弛鋼絲的屈強比; ———參照ASTM A648增加了冷拉鋼絲用做壓力管道時的性能要求。 本標準由中國鋼鐵工業(yè)協(xié)會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鋼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83)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天津市銀龍預應力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冶金集團中興盛達鋼業(yè)有限公司、遼寧通達建材實業(yè)有限公司、冶金工業(yè)信息標準研究院、日照鋼鐵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天津市泉子金屬制品有限公司、首鋼集團總公司、柳州歐維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朱建國、張瑩、張楠、謝鐵橋、余景歧、艾鐵嶺、謝志欽、孟晉忠、王文喜、毛愛菊、藺秀艷、尹一、楊桂瑜、王玲君、劉玉慶、焦安杰、魯志峰、魯永泉、謝瑞萍、華劍平、任翠英。 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fā)布情況為: ———GB/T5223—1985、GB/T5223—1995、GB/T5223—2002。 |
標準目錄
前言 Ⅲ 1 范圍 1 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1 3 術語和定義 1 4 分類、代號及標記 2 4.1 分類及代號 2 4.2 標記 2 5 訂貨內(nèi)容 2 6 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許偏差 2 7 技術要求 5 7.1 制造方法 5 7.2 力學性能 5 7.3 表面質(zhì)量 8 7.4 消除應力鋼絲的伸直性 8 7.5 疲勞試驗 8 7.6 氫脆敏感性應力腐蝕試驗 8 8 試驗方法 8 8.1 表面檢驗 8 8.2 外形尺寸檢驗 8 8.3 重量偏差 8 8.4 拉伸試驗 9 8.5 反復彎曲試驗 9 8.6 彎曲試驗 9 8.7 扭轉(zhuǎn)試驗 9 8.8 氫脆敏感性應力腐蝕試驗 10 8.9 應力松弛性能試驗 10 8.10 鐓頭強度試驗 10 8.11 疲勞試驗 10 8.12 數(shù)值修約 10 9 檢驗規(guī)則 10 9.1 交貨檢驗 11 9.2 特征值檢驗 12 10 包裝、標志及質(zhì)量證明書 12 10.1 包裝 12 10.2 標志 12 10.3 質(zhì)量證明書 12 附錄A (規(guī)范性附錄) 氫脆敏感性應力腐蝕試驗 13 附錄B(規(guī)范性附錄) 特征值檢驗規(guī)則 14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