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non-metallic basic body infrared heater
標準號:GB/T 4654-2008
本標準規定了非金屬基體紅外輻射加熱器的型式規格、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使用說明書、包裝、運輸和貯存等內容。本標準適用于以碳化硅、鋯英砂、石英玻璃、微晶玻璃、陶瓷、黑化鋯、黑磁、釩鈦黑瓷、半導體發熱片、碳晶發熱板、碳纖維板、聚酯薄膜等非金屬材料為輻射基體,以合金電阻絲、碳纖維電阻絲、電阻膜、導電陶瓷等電熱材料為發熱體的各種低溫、中溫及高溫電熱式紅外輻射加熱器。加熱器作為節能型產品,主要應用于工業、農業、醫療、建筑供暖、交通運輸等領域的加熱干燥設備上。本標準代替GB/T4654—1984《碳化硅、鋯英砂陶瓷類紅外輻射加熱器通用技術條件》,與后者相比,主要差異如下:———適用范圍由碳化硅、鋯英砂陶瓷類中溫紅外輻射加熱器擴展到以各類非金屬材料為輻射基體的各種低溫、中溫及高溫電熱式紅外輻射加熱器,加熱器的輻射基體具體包括碳化硅、鋯英砂、石英玻璃、微晶玻璃、陶瓷、黑化鋯、黑磁、釩鈦黑瓷、半導體發熱片、碳晶發熱板、碳纖維板、聚酯薄膜等非金屬材料;———增加了“規范性引用文件”與“術語和定義”兩部分;———對“升溫時間”(原為“熱響應時間”)及“輻射面溫度不均勻度”等性能參數重新進行了定義;———加熱器的型式結構與典型規格增加了面狀結構產品;———技術要求部分增加了“工作溫度下泄漏電流和電氣強度”、“耐潮濕”、“電熱輻射轉換效率”、“接線柱拉力”、“機械強度”與“過載能力”等考核指標;針對帶可見發光的復合型高溫加熱器增加了“有效輻射能量比”的要求;并針對以模制材料為輻射基體的柔性面狀加熱器增加了“彎折試驗”、“剝離強度”、“阻燃性能”及“低溫儲存”考核指標;———調整了對產品部分技術指標的要求,包括:工作壽命由2000h 提高到5000h、功率偏差由-5%~+5%調整為-10%~+5%、管狀加熱器的升溫時間由20min下降到15min、燈狀加熱器的升溫時間由12min下降到10min、輻射面溫度不均勻度由20%下降到10%等;———試驗方法統一執行GB/T7287—2008《紅外輻射加熱器試驗方法》。
本標準代替GB/T4654-1984《碳化硅、鋯英砂陶瓷類紅外輻射加熱器通用技術條件》,與后者相比,主要差異如下: ---適用范圍由碳化硅、鋯英砂陶瓷類中溫紅外輻射加熱器擴展到以各類非金屬材料為輻射基體的各種低溫、中溫及高溫電熱式紅外輻射加熱器,加熱器的輻射基體具體包括碳化硅、鋯英砂、石英玻璃、微晶玻璃、陶瓷、黑化鋯、黑磁、釩鈦黑瓷、半導體發熱片、碳晶發熱板、碳纖維板、聚酯薄膜等非金屬材料; ---增加了規范性引用文件與術語和定義兩部分; ---對升溫時間(原為熱響應時間)及輻射面溫度不均勻度等性能參數重新進行了定義; ---加熱器的型式結構與典型規格增加了面狀結構產品; ---技術要求部分增加了工作溫度下泄漏電流和電氣強度、耐潮濕、電熱輻射轉換效率、接線柱拉力、機械強度與過載能力等考核指標;針對帶可見發光的復合型高溫加熱器增加了有效輻射能量比的要求;并針對以模制材料為輻射基體的柔性面狀加熱器增加了彎折試驗、剝離強度、阻燃性能及低溫儲存考核指標; ---調整了對產品部分技術指標的要求,包括:工作壽命由2000h 提高到5000h、功率偏差由-5%~+5%調整為-10%~+5%、管狀加熱器的升溫時間由20min下降到15min、燈狀加熱器的升溫時間由12min下降到10min、輻射面溫度不均勻度由20%下降到10%等; ---試驗方法統一執行GB/T7287-2008《紅外輻射加熱器試驗方法》。 本標準由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工業電熱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21)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國家紅外及工業電熱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上海圣爾諾電熱材料有限公司、廣廈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嘉興市禾林熱輻射有限公司、蘇州華能碳纖維應用有限公司、南京丹聯科技有限公司、大連環達紅外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曾宇、熊杰、葉平、陸上馳、儲江、陸金德、王廣祥、任安邦、欒文彥。 本標準所替代標準的歷次發布情況為: ---GB/T4654-1984。 |
前言Ⅲ 1 范圍1 2 規范性引用文件1 3 術語和定義1 4 型式結構、規格及基本參數2 5 技術要求3 6 試驗方法5 7 檢驗規則7 8 標志、包裝、運輸、貯存7 |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