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adiation protection instrumentation—Spectroscopy-based portal monitors used for the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illicit trafficking of radioactive material
標準號:GB/T 31836-2015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31836-2015
發布時間:2015-07-03
實施時間:2016-02-01
首發日期: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康克軍、陳志強、趙崑、蒲中奇、張彤。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輻射防護儀器
ICS分類:輻射防護
起草單位:同方威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
歸口單位:全國核儀器儀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30)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全國核儀器儀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30)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了基于譜分析的門式監測系統的操作和性能要求,該系統用于探測和識別非法運輸的放射性物質。基于譜分析的門式監測系統具有在靜態或動態模式下對可能存在于行人、車輛、集裝箱和行李中的γ射線和中子輻射進行探測,對γ放射性核素進行識別的能力。本標準建立的操作要求包括輻射探測和γ放射性核素識別的要求,以及監測系統使用時與預期電氣、機械和環境條件有關的要求。本標準的目的是建立一套性能要求并給出可接受的試驗方法的示例,并規定了一般特性、試驗條件、輻射特性、電氣安全和環境特性,以確定監測系統是否滿足本標準的要求。對于本標準中未規定的特殊應用(如特殊的氣候條件或特殊的探測需求等),應進行額外的試驗。為得到滿足或超過本標準規定的性能指標,需正確地安裝監測系統,設定合理的運行參數,為監測系統提供防護措施,進行定期的系統校準,實施合理的系統響應測試和維護計劃,檢查是否滿足質量要求以及對操作人員進行適當的培訓。
標準摘要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采用翻譯法等同采用IEC62484:2010《輻射防護儀器 用于探測和識別非法放射性物質運輸的基于譜分析的門式監測系統》。 與本標準中規范性引用的國際標準有一致性對應關系的我國文件如下: ———GB/T17626.2—2006 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IEC61000-4-2:2001,IDT); ———GB/T17626.3—2006 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試驗 (IEC61000-4-3:2002,IDT)。 為便于使用,本標準做了下列編輯性修改: ———在“2規范性引用文件”中將已有相應國家標準的國際標準改為我國的標準。 本標準由全國核儀器儀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30)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同方威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康克軍、陳志強、趙崑、蒲中奇、張彤。 |
標準目錄
前言 Ⅲ 1 范圍 1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1 3 術語和定義、縮略語、量和單位 2 3.1 術語和定義 2 3.2 縮略語 4 3.3 物理量和單位 5 4 設計要求 5 4.1 總體要求 5 4.2 監測系統的配置 6 4.3 能譜識別和計數率信息 7 4.4 指示特征 7 4.5 車輛、鐵路車輛監測系統的占用和速度傳感器 7 4.6 標識 8 4.7 電源 8 4.8 開關保護 8 4.9 能量和計數率范圍 8 4.10 通信協議和數據格式 8 4.11 用戶界面 9 5 輻射探測和指示性能要求 10 5.1 一般試驗條件 10 5.2 參考輻射 11 5.3 報警分類 __________11 5.4 誤報警 11 5.5 γ輻射響應 11 5.6 輻射強度和識別報警 11 5.7 中子輻射響應 12 5.8 超量程 12 5.9 γ射線引起的中子報警 12 5.10 本底影響 13 5.11 核素識別 13 5.12 環境試驗 17 5.13 機械要求 19 5.14 電磁性能要求 20 6 文件 21 6.1 型式試驗報告 21 6.2 合格證書 22 6.3 操作和維護手冊 22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鈾同位素的識別 25 參考文獻 26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