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gypsum
標準號:GB/T 5484-2012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5484-2012
發布時間:2012-12-31
實施時間:2013-08-01
首發日期: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王瑞海、閆偉志、崔健、王冠杰、朱曉玲、劉文長、周紹波、周桂林、楊軍霞、金霞、方理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粘結材料
ICS分類:水泥、石膏、石灰、砂漿
提出單位: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
起草單位: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 中國建筑材料檢驗認證中心有限公司、北京城建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等
歸口單位:全國水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184)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全國水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184)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了天然石膏、硬石膏和工業副產石膏化學分析方法的基準法和代用法。本標準適用于天然石膏、硬石膏和工業副產石膏。
標準摘要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代替GB/T5484—2000《石膏化學分析方法》,與GB/T5484—2000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范圍由“適應于天然石膏、硬石膏”改為“適應于天然石膏、硬石膏和工業副產石膏”(見第1章,2000年版的第1章)。 ———增加了收到基和干燥基的定義(見第3章)。 ———報告中附著水、膏狀試樣含水量的分析結果以收到基(見3.1)表示;其他分析結果以干燥基(見3.2)表示。 ———試樣的制備分為附著水試樣的制備和化學分析試樣的制備,附著水試樣的制備根據收到基樣品的粒度和附著水的多少制備成所需的附著水試樣的細度(6mm 以下、3mm 以下或150μm 以下),化學分析試樣的制備由“0.080mm 方孔篩篩析”改為“全部通過孔徑為150μm 方孔篩”(見第7章,2000年版的第6章)。 ———增加了膏狀試樣含水量的測定———干燥差減法(見第8章)。 ———測定附著水時,由“稱取約1g試樣”改為按照不同的試樣細度(6 mm 以下、3 mm 以下或150μm以下)稱取不同的試樣質量(見第9章,2000年版的第7章)。 ———三氧化硫的測定分為“天然石膏、硬石膏和不含有亞硫酸鈣的工業副產石膏”和“含有亞硫酸鈣的工業副產石膏”(見第11章,2000年版的第10章)。 ———增加了二氧化硫的測定———碘量法(見第12章)。 ———增加了氯離子的測定———硫氰酸銨容量法(基準法)、磷酸蒸餾-汞鹽滴定法(代用法)和(自動)電位滴定法(代用法)(見第21章、第37章和第38章)。 ———五氧化二磷的測定由正丁醇—三氯甲烷萃取—磷鉬黃分光光度法改為“磷鉬藍分光光度法”(見第23章,2000年版的第21章)。 ———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測定———堿石棉吸收重量法(基準法)和自動光電滴定法(代用法)(見第24章和第39章)。 ———增加了pH 值、水溶性五氧化二磷、水溶性氧化鎂、水溶性氧化鉀和氧化鈉、水溶性氯離子、水溶性氟離子的測定(見第25章、第26章、第27章、第28章、第29章和第30章)。 本標準參考ISO3052—1974《石膏結晶水含量的測定》、ASTM C471M—01(2006)《石膏和石膏制品化學分析方法》和JISR9101—1995《石膏化學分析方法》標準進行修訂的。 本標準由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水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84)歸口。 本標準負責起草單位: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 中國建筑材料檢驗認證中心有限公司、北京城建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本標準參加起草單位:云南省建筑材料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福建省水泥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龍巖)、深圳廣田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王瑞海、閆偉志、崔健、王冠杰、朱曉玲、劉文長、周紹波、周桂林、楊軍霞、金霞、方理。 本 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GB/T5484—1986、GB/T5484—2000。 |
標準目錄
前言 Ⅲ 1 范圍 1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1 3 術語和定義 1 4 試驗的基本要求 1 5 試劑和材料 2 6 儀器與設備 16 7 試樣的制備 18 8 膏狀試樣含水量的測定---干燥差減法 19 9 附著水的測定---干燥差減法 20 10 結晶水的測定---干燥差減法 20 11 三氧化硫的測定---硫酸鋇重量法 21 12 二氧化硫的測定---碘量法 22 13 二氧化硅的測定---氟硅酸鉀容量法 23 14 二氧化硅的測定---硅鉬藍分光光度法 24 15 三氧化二鐵的測定---鄰菲羅啉分光光度法(基準法) 24 16 三氧化二鋁的測定---EDTA 直接滴定鐵鋁合量(基準法) 25 17 氧化鈣的測定---EDTA 滴定法 26 18 氧化鎂的測定---EDTA 滴定差減法(基準法) 26 19 二氧化鈦的測定---二安替比林甲烷分光光度法 27 20 氧化鉀和氧化鈉的測定---火焰光度法 27 21 氯離子的測定---硫氰酸銨容量法(基準法) 27 22 氟離子的測定---離子選擇電極法 27 23 五氧化二磷的測定---磷鉬藍分光光度法 27 24 二氧化碳的測定---堿石棉吸收重量法(基準法) 27 25 pH 值的測定---離子選擇電極法 28 26 水溶性五氧化二磷的測定---磷鉬藍分光光度法 28 27 水溶性氧化鎂的測定---原子吸收光譜法 29 28 水溶性氧化鉀和氧化鈉的測定---火焰光度法 29 29 水溶性氯離子的測定---硝酸銀滴定法 30 30 水溶性氟離子的測定---離子選擇電極法 30 31 酸不溶物的測定---鹽酸處理法 31 32 燒失量的測定---灼燒差減法(代用法) 31 33 三氧化二鐵的測定---EDTA 直接滴定法(代用法) 32 34 三氧化二鋁的測定---直接滴定法(代用法) 32 35 三氧化二鋁的測定---硫酸銅返滴定法(代用法) 33 36 氧化鎂的測定---原子吸收光譜法(代用法) 34 37 氯離子的測定---磷酸蒸餾-汞鹽滴定法(代用法) 34 38 氯離子的測定---(自動)電位滴定法(代用法) 34 39 二氧化碳的測定---自動光電滴定法(代用法) 35 40 重復性限和再現性限 35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電位滴定法測定氯離子時計量點的計算實例 38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