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ints and varnishes—Evaluation of degradation of coatings—Designation of quantity and size of defects,and of intensity of uniform changes in appearance—Part 3:Assessment of degree of rusting
標準號:GB/T 30789.3-2014
GB/T30789的本部分給出了通過與標準圖片比較評定生銹等級的方法。本部分給出的標準圖片顯示了涂漆鋼材表面穿透涂層的銹蝕和可觀察到的涂層下銹蝕的綜合破壞等級。注1:標準圖片選自于《歐洲銹蝕等級體系》,歐洲聯盟的油漆、油墨和藝術家的顏色制造商協會出版(CEPE),作者Brussels。GB/T30789.3生銹等級體系與歐洲生銹等級體系的比較見附錄 B,表 B.1。注2:GB/T30789.3生銹等級體系與 ASTM D610試驗方法標準評定涂漆鋼材表面的生銹等級體系的比較,見附錄 B,表 B.2。注3:未涂覆的鋼材表面銹蝕的評定依據涂覆涂料前鋼材表面處理 表面清潔度的目視評定 第1部分:未涂覆過的鋼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層后的鋼材表面的銹蝕等級和處理等級(銹蝕等級 A、B、C和 D)。ISO4628-1定義了關于涂層老化引起的缺陷的數量和大小以及外觀均勻變化程度評定體系,并概述了評定體系的總則。本評定體系適用于人工加速老化和天然曝曬引起的缺陷和均勻變化,如顏色變化,例如:黃變。
GB/T30789《色漆和清漆 涂層老化的評價 缺陷的數量和大小以及外觀均勻變化程度的標識》 分為下列九個部分: ———第1部分:總則和標識體系; ———第2部分:起泡等級的評定; ———第3部分:生銹等級的評定; ———第4部分:開裂等級的評定; ———第5部分:剝落等級的評定; ———第6部分:膠帶法評定粉化等級; ———第7部分:天鵝絨布法評定粉化等級; ———第8部分:劃線或其他人造缺陷周邊剝離和腐蝕等級的評定; ———第9部分:絲狀腐蝕等級的評定。 本部分為 GB/T30789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 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部分使用翻譯法等同采用ISO4628-3:2003《色漆和清漆 涂層老化的評價 缺陷的數量和大小以及外觀均勻變化程度的標識 第3部分:生銹等級的評定》。 本部分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提出。 本部分由全國涂料和顏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5)歸口。 本部分起草單位: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中遠關西涂料化工有限公司、山東奔騰漆業有限公司、深圳廣田裝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省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北京航材百慕新材料技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陜西寶塔山油漆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市氟特科技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張平、劉會成、王輝、李少強、孫立德、楊振波、劉曉慶、侯漢亭。 |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