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城市道路(瀝青路面)

基本信息
標準號:05MR201
發布時間:2005-09-01
實施時間:2005-09-01
首發日期:
出版單位: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查看詳情>
起草人:
作廢日期:2015-08-01
出版機構: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
起草單位:鄭州市市政工程勘測設計研究院、哈爾濱工業大學
標準簡介
采用城市道路瀝青路面典型結構圖表,計算確定城市各類道路半剛性基層瀝青路面的結構層厚度。
標準摘要
2004年,鄭州市市政工程勘測設計研究院根據建設部建質【2004】46號文,參照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結合城市道路特點,以新建道路設計和典型結構為主要內容,編制出05MR201《城市道路—瀝青路面》國家標準設計圖集。 1、 05MR201《城市道路—瀝青路面》的內容特點 1.1 設計理論和參數的采用 05MR201國標圖集是以《城市道路設計規范》CJJ 37-90為基礎,參照《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的設計程序和參數進行編制,其相關的材料實驗方法也按公路工程的實驗規程進行。 1.2 新材料、新工藝 十多年來,隨著交通的發展,道路基層材料的主體由石灰穩定細粒土改為骨架密實型無機結合料穩定粒料類材料,加上用比較先進的設備拌和與攤鋪施工代替人工操作,使得道路施工性能離散性變小,質量提高。本圖集中基層材料有公路系統研究使用的水泥碎石,有公路系統和城市道路系統研究使用的石灰水泥碎石,有城市道路系統研究的水泥粉煤灰碎石等,并統一采用公路材料實驗方法研究出的參數成果,編制到05MR201中。本圖集還編有對石灰穩定細粒土強度改善要求,對碎石類、天然砂礫等的級配要求和相對應的設計參數。 1.3. 突出城市道路特點 1.3.1有關道路性質等級的劃分 參照《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依據《城市道路設計規范》的道路分類系數,05MR201將城市道路和公路的道路性質對照關系列表如下: 城市道路與公路等級對照表 表1.3.1 道路等級系數 1.0 1.0 1.1 1.2 公路 高速公路 一級公路 二級公路 三、四級公路 城市道路 大城市 快速路 主干路 次干路 支路 城市道路 中小城市 快速路 主干路 次干路、支路 1.3.2 軸載交通量 軸載交通等級按公路劃分,只取折合BZZ-100標準軸載的指標。軸載交通等級劃分為5級:特輕、輕、中、重、特重。但在本圖集典型結構中沒有提供特重交通的典型結構。 1.3.3 材料 a.面層材料:瀝青、瀝青混合料材料設計按照《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4提供的材料參數、級配和工藝執行。 b.基層材料:道路基層材料基本參照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設計,05MR201的基層材料壓實度和七天抗壓強度指標采用道路等級和交通量等級相結合的辦法確定。 1.3.4 結構組合和典型結構 05MR201提供的典型結構主要根據北京、上海、鄭州等城市制定的典型結構和全國不同地區近30個城市的結構調查總結而編制。典型結構的計算采用哈爾濱工業大學根據公路計算程序改編的計算程序進行設計計算。根據城市道路的使用要求,只有交通量小的支路鋪筑瀝青混凝土面層時,才可僅用彎沉指標設計,所以,05MR201將特輕交通以上的道路均作彎拉指標計算。設計年限的確定仍執行城市道路設計規范的標準。路面抗滑指標,結合我國抗滑測試的設備實際,仍執行城市道路設計規范規定的指標。 2、 05MR201《城市道路—瀝青路面》的使用要點 2.1 設計原則 05MR201的總說明中,結合城市道路特點,參照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選取計算參數。過去的計算多是先定出土基模量,再給出計算結構和彎沉。但結構設計應按最不利年份最不利季節的條件進行,而施工季節和竣工驗收季節的不同,使其土基模量亦不同,土基和面層的彎沉也相應不同, 05MR201中的結構設計基本滿足公路路面結構設計計算機程序的使用要求。按程序要求輸入參數,計算機便自動計算出所需結構厚度。而不同季節修正條件下的路基彎沉、路表彎沉也可由計算機算出。 2.2 典型結構的材料選用 05MR201典型結構圖表,主要供管理、審查和設計使用。05MR201的5.9條中給出了典型結構的材料參數選用表。 2.3 有關鄉鎮、村道路的結構設計 05MR201按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進行了分類。鄉鎮道路有鄉鎮干路和支路兩類,不屬于公路系統的鄉鎮道路可按05MR201小城市道路進行結構設計,鄉鎮干路宜按小城市次干路分類;鄉鎮支路、村道路宜按小城市支路分類。鄉鎮、村道路也應作好軸載交通量預測(如沿線鄉鎮企業運輸調查,過境交通及長途客運車調查等)。一般情況下,鄉鎮、村道路日(雙向)軸載交通小于100BZZ—100次,瀝青路面宜采用單層式面層結構,設計年限8~10年。 2.4 有關生活小區道路的結構設計 生活小區道路分為小區主干路、組團路和宅前路。屬城市道路系統和公路系統的生活小區道路設計按所屬的城市道路和公路相應性質分類進行。非城市道路和公路系統的生活小區道路瀝青路面結構設計,小區主干路、組團路可參照05MR201支路設計,宅前路可參照非機動車道結構處理。小區主干路、組團路的設計軸載交通量預測分析應注意是否有交通班車和大型車輛使用,并與甲方協商可否給以指定線路。一般情況下,小區主干路、組團路的日(雙向)軸載交通量小于100BZZ—100次,宜采用單層式面層結構,設計年限8~10年。 |
標準目錄
目錄 1 總說明 2 快速路、大城市主干路典型結構 16 大城市主干路典型結構 21 大城市次干路、中小城市主干路典型結構 24 支路、中小城市次干路典型結構 29 支路典型結構 32 非機動車道典型結構 35 新舊瀝青路面基層搭接處理圖 36 附錄一:軸載換算表(貨車) 37 附錄二:軸載換算表(客車) 38 附錄三:一車道累計當量軸次計算表 40 附錄四:材料設計參數參考表 41 附錄五:季節性冰凍地區凍結指數表 42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