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在线观看_亚洲免费观看视频网站_国产盗摄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国产一级 - 日本在线观看一区

歡迎來到寰標網!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會員

城市監控報警聯網系統技術標準 第1部分:通用技術要求 現行

Technical standard of city area monitoring and alarming network system—Part 1:General specification

標準號:GA/T 669.1-2008

獲取原文 如何獲取原文?問客服 獲取原文,即可享受本標準狀態變更提醒服務!
基本信息

標準號:GA/T 669.1-2008
發布時間:2008-08-29
實施時間:2008-08-29
首發日期: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陳朝武、李明甫、劉希清、張俊業、房子河、何青林、趙惠芳等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安全防范報警系統
ICS分類:犯罪行為防范
提出單位:公安部科技局
起草單位:公安部科技局、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北京中盾安全技術開發公司等
歸口單位:全國安全防范報警系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100)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
主管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

標準簡介

GA/T 669《城市監控報警聯網系統 技術標準》分為11個部分,本部分為GA/T 669的第1部分。本部分自實施之日起代替GA/T 669-2006《城市監控報警聯網系統通用技術要求》。GA/T 669的本部分規定了城市監控報警聯網系統的設計原則、系統結構、系統功能及性能要求、系統設備要求、信息傳輸要求、安全性要求、電磁兼容性要求、電源要求、環境與環境適應性要求、可靠性要求、運行和維護要求等通用性技術要求。是進行城市監控報警聯網系統建設規劃、方案設計、工程實施、系統檢測、竣工驗收以及與之相關的系統設備研發、生產的依據。本部分適用于城市社會公共安全領域的監控報警聯網系統,其他領域的監控報警聯網系統可參考采用。本部分與GA/T 669-2006相比,有如下變化:——涉及到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定義和縮略語以及條文中的“本標準”改為“本部分”。

標準摘要

請注意,本部分的基本內容有可能涉及專利,本部分的發布機構不應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
GA/T669《城市監控報警聯網系統 技術標準》分為11個部分:
---第1部分:通用技術要求;
---第2部分:安全技術要求;
---第3部分:前端信息采集技術要求;
---第4部分:視音頻編、解碼技術要求;
---第5部分:信息傳輸、交換、控制技術要求;
---第6部分:視音頻顯示、存儲、播放技術要求;
---第7部分:管理平臺技術要求;
---第8部分:傳輸平臺技術要求;
---第9部分:卡口信息識別、比對、監測系統技術要求;
---第10部分:無線視音頻監控系統技術要求;
---第11部分:關鍵設備通用技術要求。
本部分為GA/T669的第1部分。
本部分自實施之日起代替GA/T669-2006《城市監控報警聯網系統通用技術要求》。
本部分與GA/T669-2006相比,有如下變化:
---涉及到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定義和縮略語以及條文中的本標準改為本部分。
本部分的附錄A、附錄B為資料性附錄。
本部分由公安部科技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國安全防范報警系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00)歸口。
本部分起草單位:公安部科技局、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北京中盾安全技術開發公司、浙江省公安廳科技處、廣東省公安廳科技處、武漢大學國家多媒體軟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聯視神盾安防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國通創安報警網絡技術有限公司、遼寧道亨視訊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天地偉業數碼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三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恒生數字設備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浙大信達數碼科技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陳朝武、李明甫、劉希清、張俊業、房子河、何青林、趙惠芳、栗紅梅、胡瑞敏、
施巨嶺、張躍、蔣樂中、黃偉群、劉建、戴林、沈偉斌、查敏中、趙問道、秦嘉黎、王建勇、張本鋒、李榮、崔云紅、苗祥珠、侯鴻川。
本部分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GA/T669-2006。

標準目錄

前言Ⅲ
引言Ⅳ
1 范圍1
2 規范性引用文件1
3 術語、定義和縮略語1
3.1 術語和定義1
3.2 縮略語3
4 聯網系統設計原則3
4.1 互通性3
4.2 實用性3
4.3 擴展性3
4.4 規范性3
4.5 易操作性4
4.6 安全性4
4.7 可靠性4
4.8 可維護性4
4.9 可管理性4
4.10 經濟性4
5 聯網系統結構4
5.1 總體結構4
5.2 組網模式6
5.3 軟件結構和基本功能模塊6
6 聯網系統功能及性能要求7
6.1 功能要求7
6.2 性能要求9
7 聯網系統設備要求9
7.1 信息采集設備9
7.2 傳輸設備10
7.3 視頻編/解碼設備10
7.4 存儲設備10
7.5 視頻切換設備11
7.6 圖像顯示設備11
7.7 網絡服務器設備11
7.8 用戶終端設備11
8 聯網系統信息傳輸要求12
8.1 通信協議結構12
8.2 基于SIP的監控網絡內部信息傳輸12
8.3 基于SIP的監控網絡與非SIP監控網絡之間的信息傳輸13
8.4 視音頻編解碼要求13
9 聯網系統安全性要求14
9.1 物理安全14
9.2 運行安全15
9.3 信息安全15
9.4 通信和網絡安全16
10 聯網系統電磁兼容性要求16
11 聯網系統電源要求16
12 聯網系統環境與環境適應性要求16
13 聯網系統可靠性要求16
14 聯網系統運行和維護要求17
14.1 硬件系統監測及維護17
14.2 軟件系統維護17
14.3 數據維護17
14.4 維護機構17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推薦采用的聯網系統組網模式18
附錄B (資料性附錄) 聯網系統互聯結構參考實例22
參考文獻24

替代情況

會員注冊/登錄后查看詳情

引用標準

會員注冊/登錄后查看詳情

本標準相關公告

會員注冊/登錄后查看詳情

采標情況

會員注冊/登錄后查看詳情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