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銀行業 安全和其他金融服務 金融系統的安全框架

Banking—Security and other financial services—Framework for security in financial systems
標準號:GB/T 27911-2011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27911-2011
發布時間:2011-12-30
實施時間:2012-02-01
首發日期:2011-12-30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王平娃、陸書春、李曙光、楊倩、田潔等
作廢日期:2017-12-15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金融、保險
ICS分類:金融、銀行、貨幣體系、保險
提出單位:中國人民銀行
起草單位:中國金融電子化公司、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信銀行、北京銀聯金卡科技有限公司
歸口單位:全國金融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180)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全國金融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180)
標準簡介
本標準提供了金融業所必要的安全方面的標準框架。本標準匯總了金融行業已出現的一些關鍵安全問題,以及針對每一個問題的相關現有標準。本標準適用于金融機構在實施安全策略時的標準參考。
標準摘要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TR17944:2002《銀行業 安全和其他金融服務 金融系統的安全框架》。 考慮到我國國情,并考慮了2002年以來國際上發布了一些新的與金融相關的信息安全類標準,在采用ISO/TR17944:2002時做了以下修改: ———2.2條的表1中,在“生物特征識別技術”中加入了近年來新發布的一些國際標準; ———2.3條的表2中,在“報文鑒別”中加入了ISO/IEC19772:2009; ———2.6條的表5中,在“災難恢復”中加入了ISO/IEC24762:2008; ———2.7條的表6中,在“評估標準”中加入了ISO/IEC18045:2008、ISO/IECTR19791:2006、ISO/IEC21827:2008; ———2.9條的表8中,在“證書管理”中加入ISO21188; ———2.9條的表8中,在“安全管理”中加入ISO/IECTR18044、ISO/IEC27001、ISO/IEC27002、ISO/IEC18043:2006、ISO/IEC27000:2009、ISO/IEC27005:2008、ISO/IEC27006:2007、ISO/IEC27011:2008; ———2.10條的表9中,在“一般的”中加入了ISO/IEC18031:2005、ISO/IEC18032:2005、ISO/IEC18033-1:2005、ISO/IEC18033-2:2006、ISO/IEC18033-3:2005、ISO/IEC18033-4:2005、ISO/IEC19790:2006; ———2.10條的表9中,在“對稱的”中加入了ISO19038; ———第3章表10中刪除生物識別、災難恢復兩行,因為在正文中加入了這兩個領域的ISO 標準,另外加入三行:“隱私和機密性”、“商業實體身份標識符”、“令牌”; ———各表格中,被引用的有年代號的標準,如有更新版本,用最新年代號標準替換; ———各表格中,刪除已廢止的國際標準。 為便于使用,本標準還做了下列編輯性修改: ———刪除ISO 前言和引言; ———對于已經發布的標準,刪除原文中的表注“即將發布”。 本標準由中國人民銀行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金融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80)歸口。 本標準負責起草單位:中國金融電子化公司。 本標準參加起草單位: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信銀行、北京銀聯金卡科技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王平娃、陸書春、李曙光、楊倩、田潔、劉運、趙志蘭、邵冠軍、李延、楊寶輝、賈靜、李孟琰、劉志剛、仲志暉、賈樹輝、景蕓、張艷、馬小瓊。 |
標準目錄
前言 Ⅲ 1 范圍 1 2 標準化的領域 1 2.1 概述 1 2.2 身份識別和鑒別 1 2.3 數據完整性 3 2.4 隱私和機密性 4 2.5 抗抵賴 4 2.6 服務的可用性 5 2.7 可追溯性和審計 6 2.8 互用性 7 2.9 安全管理 7 2.10 加密算法 9 3 ISO 空白的標準化領域 10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補充信息 11 參考文獻 12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