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碳纖維 纖維直徑和橫截面積的測定

Carbon fibre—Determination of filament diameter and cross-section area
標準號:GB/T 29762-2013
基本信息
標準號:GB/T 29762-2013
發布時間:2013-09-18
實施時間:2014-06-01
首發日期:
出版單位:中國標準出版社查看詳情>
起草人:許敏、王玉梅、陳尚、師卓、黃英、徐琪、方允偉、楊永崗、梁禹鑫、李書鄉。
出版機構:中國標準出版社
標準分類: 玻璃纖維
ICS分類:碳素材料
提出單位: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
起草單位:南京玻璃纖維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中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安徽佳力奇航天碳纖維有限公司
歸口單位:全國玻璃纖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245)
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主管部門:全國玻璃纖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245)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了四種可用于測定碳纖維纖維直徑和橫截面積的方法。本標準中“直徑”這個術語適用于所有截面形狀,包括圓形截面的“真”直徑和非圓形截面的“表觀”直徑。注:不同供應商的碳纖維單絲的橫截面形狀可能差異很大。本標準適用于碳纖維絲束、碳纖維紗、碳纖維織物等。本標準所給出的某一種方法可能無法直接適用于所有類型的纖維,參照產品規范選擇合適的方法。如果沒有產品規范,參照本標準中給出的細節作出合適的選擇。
標準摘要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11567:1995《碳纖維 長絲直徑與橫截面積的測定》。 本標準與ISO11567:1995相比,在結構上有較多調整,具體章條編號對照情況參見附錄A。 本標準與ISO11567:1995相比,在技術上的差異及原因如下: ———刪除了ISO11567:1995 第2章“規范性引用文件”中ISO11566,用GB/T7690.1代替ISO10120:1991,方便國內按照本標準進行試驗時查閱; ———方法B光學顯微鏡法中增加了6.1.4.2“不使用試樣框”的方法,方便操作; ———方法B中增加了6.2“掃描電子顯微鏡法”; ———將方法C中的“拍照法”改為“圖像分析法”,測試更為簡捷; ———增加了方法A、方法B和方法C的精密度,完善標準。 本標準由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玻璃纖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45)歸口。 本標準負責起草單位:南京玻璃纖維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中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安徽佳力奇航天碳纖維有限公司、國家玻璃纖維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威海拓展纖維有限公司。 本標準參加起草單位:江蘇天鳥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市宏發縱橫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許敏、王玉梅、陳尚、師卓、黃英、徐琪、方允偉、楊永崗、梁禹鑫、李書鄉。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