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準四級公路工程技術規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quasi-fourth class highway engineering
標準號:DB33/T 440-2015
基本信息
標準號:DB33/T 440-2015
發布時間:2015-06-12
實施時間:2015-07-12
首發日期:
起草人:壽華、陳建榮、盧曉慧、張榮福、陳躍軍、萬毅宏、嚴志強、吳明、陸水軍、姚康、董熙強、徐健、方勇剛、楊國新、徐音昂
標準分類: 公路工程
提出單位:浙江省交通運輸廳
起草單位:浙江省公路管理局、浙江省科威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歸口單位:浙江省交通運輸廳
發布部門: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
主管部門:浙江省交通運輸廳
標準簡介
本標準規定了單車道準四級公路的基本規定、路線、橋涵、隧道、路線交叉和交安設施等相關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交通量較小和受地形條件限制的村道公路的新建和改建。
標準摘要
本標準按照GB/T 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代替DB33/T440-2003(2013),與DB33/T440-2003(2013)相比,除編輯性修改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 ──修改了范圍(見1,2003 版的1.0.1); ──增加了規范性引用文件(見2); ──增加了術語和定義(見3); ──增加了基本規定(見4),增加 了車輛折算系數((見 4.4.2)和抗震設計(見4.6),修改了設計速度(見4.3,2003版的2.0.2)和建筑限界(見4.5,2003版的2.0.3); ──修改了路線(見 5,2003版的 3),修改了圓曲線半徑(見 5.3.1,2003版的3.0.6)、圓曲線加寬(見5.3.3,2003版的 3.0.8)、合成坡度(見5.4.5,2003版的3.0.14)和豎曲線(見5.4.6,2003版的3.0.15),增加了線性設計(見5.5); ──修改了路基路面(見6,2003 版的 4、5),增加了路面結構設計使用年限(見 6.1.7)和常用典型路面結構(見6.4.6);修改了路基填筑與壓實度要求(見6.2.4,2003版的4.0.5、4.0.6)、 路面設計標準軸載(見6.4.1,2003版的5.0.2)、路面面層和結構層類型(見6.4.4、6.4.5,2003版的5.0.4); ──修改了橋涵(見7,2003 版的 6),增加了橋涵設計使用年限(見7.1.5)和改建項目舊橋的處理原則(7.1.7),修改了汽車荷載等級(見7.2.1,2003版的6.0.6)和人群荷載(見7.2.2, 2003版的 6.0.7); ──修改了隧道(見8,2003 版的7),修改了隧道凈空(見8.1.5,2003版的 7.0.2),增加了隧道設計使用年限(見8.1.6)、隧道路面(見8.1.8)、隧道洞門(見8.2)和襯砌結構(見8.3); ──修改了路線交叉(見9,2003版的8);刪除了與一般公路立體交叉(2003版的8.0.3)、與鐵路平面交叉(2003版的8.0.4)和與鐵路立體交叉(2003版的8.0.5); ──修改了交通安全設施(見10,2003 版的9),增加了護攔(見10.2)和蓄能自發光交通標識(見10.3.7),刪除了避險車道設置要求(2003版的9.0.2); ──刪除了附錄A和附錄B(2003 版的附錄A和附錄B)。 請注意本標準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標準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 本標準由浙江省交通運輸廳提出并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浙江省公路管理局、浙江省科威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壽華、陳建榮、盧曉慧、張榮福、陳躍軍、萬毅宏、嚴志強、吳明、陸水軍、姚康、董熙強、徐健、方勇剛、楊國新、徐音昂。 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DB33/T 440-2003(2013)。 |
推薦檢測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認證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
推薦培訓機構
申請入駐
暫未檢測到相關機構,邀您申請入駐~